感恩湘西——梦创公益湘西体验夏令营手记
2010-12-03 09:49:28 来源: 评论:0 点击:
感恩湘西——梦创公益湘西体验夏令营手记
前 言
梦创公益夏令营已经结束有好几天了,但心情依然处于兴奋之中,由于疲劳,也由于心情的复杂,所以一直无法动笔写些什么,而记忆也在时间中的流逝而显得模糊。虽然只是过去了几天,但由于那短短的12天11夜有着太多太多的感觉,所以想一一回想清楚每一个细节已经成为一种奢望,我只记得那些让我刻骨铭心的东西,还有我在湘西的每一次开心!在夏令营的成长中、和孩子们的嬉戏、和孩子们的共同生活、和纯朴人们的促膝长谈、和在大山的合影…所有这些都使我刻骨铭心!
“一个不关心别人,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人,他的生活必遭到重大的阻碍、困难。同时会替别人带来极大的损害、困扰!”一次在《生活对于你的意义》这本书上看到这样的一句话。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我们的生活,憧憬生活…其实也很美好!
已经是凌晨2点了,“我们出发吧”(伴着这样有力量的声音)
“好的!”(情绪有些沉重,期待的这一天终于可以踏上他乡的路)
… …
有人说“激情过后是承担与责任!”我重新整理了自己在湘西经历的每一天,回忆与思索、感动与启示、欢笑与动情、热烈与激动,一切的一切让我重回湘西,不能忘记所有的所有,经过时间沉淀后总将在彼此心头难以抹去。
我们这次夏令营是在12天(7.10-7.21)的时间里,努力的做好各项工作,为了孩子们、家长们的期待,为了给我们自己的工作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回首一切,我们总结的得失,所以才有了这样的文字。
2007.7.10号出发,送走孩子们上火车够已经是晚上11:30,凌晨2点公司车准时出发…长沙的夜景依旧繁华,闪烁的弥红灯,高楼林立,一路上谈着最近的工作,大家的精神、工作状态,生活的情绪。或许是盼望见到磨刀小学孩子们的急切心情,几乎没有了睡意…断断续续的睡着、醒来。曾经有去支教的志愿者陈礼听说我们今晚要出发,发来短信“…现在心情和你一样很激动,我现在睡不着了,祝你们一路顺利!”
[page]
第一天
坐了一夜的汽车,晨曦中,汽车靠近目的地站—湘西古丈。拿起手机看时间,突然发现信号全都消失
在了险峻的大山之中。汽车在大山间穿行,两侧是山峦,清溪,深涧。云雾见,远处的村落,炊烟袅袅。
如诗如画。
上午10:20,我们如约在古丈县城集合,看到大家都平安抵达,很开心。伴随在这样的氛围中的大学生涯的我对这的一切依然很亲切,忘记了时间的钟,忘记了初到咋来的兴奋,继续走在乡间的小路。
12:30,古丈县山枣乡完小的陈校长热情的接待我们,在这里真诚的感谢陈校长、吉首一个车队的张老板…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接待、接送我们志愿者的到来。
15:00,我们才亲眼目睹了磨刀山寨的环境。它的一切早有耳闻:它的精神坚韧;它的人文朴实;…太多的生活点滴源于爱!“这么远我们这里让你们受苦了!”张阿姨一如既往道;“我们这里没有什么可以招待你们的,一切都随便点。”刘叔叔一副憨厚的表情!大概是太累的缘故,几乎没有更多的力气来为自己争取什么,只是默默的接受着!
“心手相牵,快乐一夏”梦创公益夏令营的结对仪式正在进行中,大家似乎都没有来得及静下心,已经忙着与孩子们、家长的交谈中…
一个志愿者带一个学生,我带领的是大同小学的四年级学生覃百川同学,他是一个聪明、活泼、懂事的小男孩;与之结对的的是磨刀小学二年级的刘涛同学。
带一个小孩子?自己还是一副孩子模样,怎么能处理好啊?一开始就这样想着。但是再想一想:凡是有人走过的地方,都是被人类征服的对象。人从能双脚站立行走起,就必须作为征服者去进行艰难跋涉。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征服困难、挑战自己的过程。当作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呵呵…
大概是晚上9点,“老师,我可以借你的手机发条短信给我妈妈吗?”(悄悄的把短信内容记录下来)“妈妈,我很好,你们都好吗?老师对我很好,不要担心,我爱你们!”孩子们的天真可爱深深触动我,谢谢他们给了我这样的锻炼机会!
第二天
我们通过一起参与农活,用洗衣板洗衣,用扁担挑水,用木柴生火,感受农村与城市生活的差距,感受农民的辛劳和粮食的来之不易,学习他们身上的勤劳和坚强的意志。认识农村的家居、农具。养成自己事自己做的好习惯,并长期坚持下去。
早上,孩子们早早地就起床了,很容易接纳对方,也积极主动与家长交流。吃过早餐,天气还比较凉爽,我建议着去山上砍柴,这个还是比较辛苦,来个先苦后甜吧,正好借着孩子们的好奇情绪,呵呵…学习怎么拿砍柴刀,怎么样来劈柴,怎么个姿势比较容易砍断等等,一个个像模像样的,把刘爷爷给逗乐了(还是我来教下你吧),他年过50看上去比我们这同辈人略显健朗,黝黑的皮肤,穿着也很朴素!
“我们就去附近的山上”随着阿姨的亲切招呼。孩子们兴致还真高着呢,一路绕过小溪,小径拾阶而上,缠绕于山间小道,与大自然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对于这些城市的孩子大概还是第一次,兴奋着…
老天爷爷怎么就这么不作美,偏偏下起了小雨,“孩子们,我们还要不要坚持?”“要坚持!”孩子们稚嫩的声音持久的回荡在山谷!我们的好心情在雨中被洗涤着…
[page]
第三天
今天已经是我们来磨刀的第三天了,住宿在的农家刘叔叔还是很热情,一大早刘爷爷就来看我们的生活餐,也在给我们讲述着磨刀的历史:在战争年代,解放军人路过我们这个山寨,停下脚步休息,发现刀不锋利了,需要磨一磨,后来这里就被称为磨刀村…这也只是一个传说,具体有个什么来历我还不是太清楚!(老人家依旧很慈善)
随后我们走访了一个刘大哥家,他,1984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一个妹妹,两个弟弟,其一弟弟在吉首读一个技术学校,另外已外出打工。2005年毕业于吉首大学下属的一个师范学院,准备留守湘西奉献教育事业,业余爱好是画速写、弹小提琴,性格有点点内向,但还是一个活跃的大男生模样。孩子们很主动与大哥哥交谈,“大哥哥,你画的画真漂亮,可以教我们吗?”“大哥哥,我们想听你谈小提琴” …小孩子的要求还可真多(大哥真难当呀)。
“那我们现在就坐下来画画好吗?”
赶紧拿出自己早已准备好的本子和笔,搬着凳子坐到大哥哥跟前(孩子们真乐意)。
“大哥哥还没有吃早餐,在陪大家的!”
“谢谢大哥哥,你先去吃饭吧!”(孩子们依旧很纯真)
… …
听着苗族长辈们讲述苗乡的故事,看着年长的兄弟姐妹的生活历程,体会生活的来之不易,让我们懂得以前我们的祖辈们都是这样生活的。
[page]
第四天
比以往提前半个小时起床,(6:30),还是落在最后了…“事事总不可能那么完美,人生的酸甜苦辣我们都要勇敢的面对!”朋友时时这样安慰着。
9:00我们爬山、采药,一路走来我们去了3个学生家庭,每个都各有异同,最让我感动的是这样一个家庭--刘成群家:爷爷、爸爸妈妈、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妹妹有残疾不能直立行走,几乎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栋木结构的房子,里面的布置极为简单,没有了整齐更说不上整洁,唯一的还有那么点点温馨的家的感觉。
“小朋友,与我们一起到外面玩玩好吗?”(经了解情况我去她的住处看了看)
看到我们来了这么一大群人,有了些须的陌生,蜷缩着腿,头也直往里面闪,直到没有可以挡着的,干脆把头埋下来了,用微弱的力气支撑着身体。(这就是刘成群的妹妹)
“来,我们一起玩,不要怕!”(我蹲下来慢慢的靠近她)
她似乎不感到那么陌生,转过头朝我笑了笑,很腼腆,时不时伸出舌头,也用手挡着自己的脸… …
不忍心看着她期盼的眼神,我转过身…她妈妈一把搂或她,“来,我们换件衣服与大家出去玩”,她很开心,笑开了怀。
目睹着这一切,沉默了…侧过身眺望远方:群山环抱的小山寨,充溢的是朴实勤劳的人民,他们务实、他们勤恳、他们用一颗炽热的心期望着孩子们的成长!
真不知道自己能为这样的孩子们做些什么?…
第五天
大清早,呼吸着大山的新鲜空气,感觉格外清新!起来很早,洗衣服、整理物品、与刘家叔叔阿姨聊着这些天的生活,还是很亲切!
这些天通过和苗族小朋友的交流,互相学习,已建立友好的关系和长期的联系。
[page]
第六天
湘西的一切都是很新鲜的。
上午8点我们从磨刀小学出发步行到山枣完小,花了2个小时的时间。
下午我们游览的是王村,停靠在猛洞河附近的一个酒店。王村其实是个很平凡的小村落,使它出名的却是一部电影,叫《芙蓉镇》,可能大家对这部电影有些模糊。小巴士一路穿过盘山公路和桥梁,30分钟到达了王村。
这儿的房子都是古式古样的,飞檐斗角。木屋,老房。当地的居民背着背篓在集市中穿行,过着他们平实的生活。当地的建委很聪明,明文规定当地居民新建的房屋,一律要按老式的样式设计建造。他们很清楚,这些老房子才是王村的魂。王村,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能有今天,就是因为他的独特,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份独特,那么王村必然走向衰落。
漫步在一条长长的青石板小街,两侧全是老木屋。都是卖各种各样的工艺品的小店。因为湘西是个苗族和土家族聚居的地方。而苗族又喜欢用银来做装饰,所以卖银器的店倒是很多。其实可以还价的,一般你可以还到他开价的40%-50%。逛了很多店,我都觉得自己可以做店老板了。客人一来,看中了某个银饰,就先说:“您真有眼光,这是我这儿唯一一个纯银的。”要不就是:“我这儿正好只剩这一对了,其他的都卖光了。”其实大可不必相信,各个店子的东西大同小异的。或者你喜欢的话,可以自己买银子来打造。好象是3块钱
当然,来了这儿应该尝尝这儿有名的小吃:米豆腐。遗憾的是我不喜欢吃…是否这就是远离城市喧嚣的生活呢?
时时被别人关心着的人学不会关爱,事事被照顾得无微不至的人不知道感恩,从来没有经受过挫折的人稍遇逆境就不知道什么叫坚强。那么,如何才 能培养我们一颗博爱、感恩的心,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呢?
“心手相牵,快乐一夏”梦创公益夏令营,算得上是对我们大家的一种挑战吗?感恩,我们心中最美的情怀!七月是一个感动的季节,有祝福在风中飞扬,有我们的畅想,是我们用感恩在吟唱…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幸福的,常怀感激之情的生活是甜美的!在这里感恩我们的父母,感恩我们的老师,感恩我们的梦创团队…
上一篇:爱的奉献——记“关注留守儿童,再续古丈情缘”讲座(组图)
下一篇:2007年湘西体验课堂(秋令营)学生体验日记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