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兄弟姐妹太少,或者根本没有兄弟姐妹,出于安全考虑,老师、父母往往不让他们单独行动,可如今农村孩子人数不多,居住分散,找到合适的玩伴并不容易。课余时间、周末或寒暑假,往往是爷爷奶奶带着孩子去玩耍。这让很多孩子觉得很孤独。 在保靖县水田河镇排捧村,10岁以下的孩子有22个,由于村寨分散,山塘较多,家长看管得比较严格,除了屋上坎下的孩子有时候可以串串门外,绝大多数的孩子成天都和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呆在家。有的比较小的孩子,父母都外出打工去了,几乎一年到头都在爷爷奶奶背上打转,该走路的时候脚都很少沾地。 保靖县迁陵镇昂家村原有138户人家、600多口人,由于太偏太穷,如今留在村里的不到100人了。这100来人除了十几个中年劳力外,剩下的全是留守老人和未入学的小孩。未入学的孩子年龄小,家长往往认为要有大孩子带领才能出去玩耍,在一些城市公园、广场,经常看到的都是一大一小或几大一小的身影,很少有一群小孩子单独行动的场景。但是村里的学龄儿童基本上都被带出村子了。这样一来,这个村里的小孩子很少有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机会。 缺少玩伴、生活空间狭小,使如今的农村孩子倍感孤独,这又导致他们对外界缺乏认识,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有时在公众场合不知所措。这种现象在农村留守儿童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据统计,我国85%以上的农村家庭不外乎是两种情况:一是“单亲抚养”,男人出去打工,女人留下来抚养孩子;二是“隔代抚养”,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孩子,这种情况占绝大多数。更值得人们关注的是,有的孩子父母在外打工离了婚,又各自结了婚,组建了新的家庭,孩子就丢给了留在村里的老人,这样的成长环境,使孩子更容易孤独、自闭、不愿意与人交流。 保靖县雅丽中学教师向兰艳的侄女已是初三学生了,她从小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爷爷奶奶为了保证她的安全,很少让她接触外人,致使她性格孤僻,难与同学相处。还有不少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背井离乡异地求学,常常遭受城里孩子的另眼看待,很难融入城市生活,形单影只,孤独加剧。 优良品质在远离 “现在的农村孩子小学毕业了还不会做饭菜,不会洗衣服,饿了只晓得天一声、地一声地喊妈妈,哪像以前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开始烧火做饭挑水洗菜做家务了。”采访中,一位孩子在保靖县白坪学校读书的陪读家长激动地说。保靖县涂乍乡尧洞村一位姓龙的老人忧虑地说:“现在的农村孩子别说下地劳动,就连锄头、钉耙、蓑衣、斗篷、撮箕、箩筐好多基本的农用家什都认不得了。”闲谈中,保靖县清水坪镇梯子村一位正拿着锄头种田的学生家长也感叹:“现在哪家娃娃都少得很,哪个舍得让他们到田里土里日晒雨淋地做农活,他们吃得好,耍得好就行了。” 保靖县水田河镇梁家村的梁涛很快要上一年级了,他的父母在他两岁时就去福建打工,四五年才回来一趟。在爷爷奶奶的照看下,他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整天被宠着,平日里总是在看电视、玩游戏,很少出门撒个野,过得像城里孩子一样的生活,连水牛洗澡、小鸡出壳都没见过。 在农村调查采访的整整半个月里,笔者发现,现在的农村里,梁涛这样的孩子并不占少数,由于大人劳动习惯差了,农村孩子别说下地劳动,就连到坡上放牛、打柴,在田间地头奔跑的都很少见。他们都穿得干干净净、花花绿绿的,身上没有一处补丁。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保靖县野竹坪镇四组村民田勇刚说:“我们当年上学读书时,一餐饭要管八九个钟头,现在的孩子一日三餐餐餐有肉,吃得饱饱的。” 当然,村民们普遍反映现在农村条件好了,富裕了,日子好过了,这可要感谢国家。但是,他们高兴的同时,也觉得农村娃娃的乡土气息不能丢、农村娃娃的优秀品质不该丢。 姚方倩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很是感慨:“我们那时候条件艰苦,受外界环境影响很小,所以大多都比较朴实、纯真、坚强。记得小时候,周围伙伴穿的衣服没有一件像样的,全都有补丁,并且是老大穿了老二又穿,依次轮下去,可算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许多孩子冬天连双破旧的鞋子都没有,打着光脚,但是大家面对生活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我觉得那样的童年特别快乐。” “现在的孩子缺的是吃苦锻炼的机会,不讲别的,很多孩子就连自己的书包都是由大人每天帮着背进学堂的。”保靖县实验小学教师田忠书说。抽样调查也表明:如今,超过80%以上的农村孩子没有下地干过一天像样的农活,70%以上的农村孩子不会做饭了。乡亲们都说:“不能农村生活好了,就把好传统都丢了,农村娃都不像农村娃了。” 口述实录 过去的童年 我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还没上学时,就天天跟着爸妈出工,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学堂的日子是快乐的,老师给我们讲故事、削铅笔,教我们识字、算术。课间,同学们三五成群地去泥巴操场上垒房子、过家家、踢毽子、跳长绳。随着家里条件逐渐好转,有时父母还会给我三两分零用钱,买点醋萝卜、颗颗糖之类的零食。 再大一点,我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活动。放假一个星期,我跟着大哥哥、大姐姐们到山坡上、树林里去找农人捡剩的茶籽。钻进茅草丛里、拱进刺蓬里时,除了能捡到少许茶籽,背篓里还会有板栗、蘑菇、山野果之类的东西。 我还记得,那时放学过后,我会飞奔回家,跟哥哥或妹妹分饭篓里的冷饭吃。吃完后,按父母的分工,割猪草、煮夜饭、守夜牛、砍柴、喂猪,忙进忙出。饭后,月亮出来了,村里的小伙伴会聚到一起从村头跑到村尾捉迷藏,叫喊声、欢笑声久久在山寨回荡。直至夜深人静,大人一遍遍召唤,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彭司燕(湖南省保靖县迁陵学校教师) 我儿时读的乡村小学离镇子很远,有好几十里。当时,风气淳正,同学们在一起从不比吃比穿。那时,下课铃声一响,我会立即拿起没有胶板的乒乓球拍和黑得不能再黑的乒乓球,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离教室很远的缺了两个角的水泥球桌边,虽然球网只是几块破砖头,可是大家都玩得很起劲。 乒乓球是当时学校里最热门的运动,尽管场地十分小,只有一张水泥台,一个班上就有一副旧拍子,但同学们的热情特别高。就算课间只有10分钟,就算人多的时候可能一次都轮不上,但乒乓球桌旁边还是“人山人海”。那时我们管乒乓球游戏叫做“杀猪”,这种快乐可能对于许多城市孩子来说很难理解。 这样的场景虽已过去多年,但我仍记忆犹新,从来不曾忘却。回想童年,什么是最宝贵的?我觉得,童年贵在纯真、贵在随性、贵在热情、贵在自然。 刘鹏蛟(生于湖南省永顺县,现为西南交通大学大二学生) 我的家位于武陵山脉中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家乡有条河,叫酉水河。我的童年生活便在这片山水间展开。 家乡的山很秀美,毫不吝啬地给了我最快乐的时光。自记事起,这座山就以其丰富的物产深深地吸引了我。农历二三月间,残冬尚未远去,还不时来上几场倒春寒,我们这一大帮子小孩就会去山里找果子。那红色的三月泡,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惹人垂涎,现在回想起来,仍忍不住直咽口水。再过些日子,各种各样的野果陆续成熟,山里也越发热闹了。吃过野果后,我们迫不急待地回到家里,拿上早已准备好的风筝,去河畔稍稍宽敞的地方兴奋地跑着跳着放风筝。 当果子差不多吃完了,夏天也就不远了。这时,河成了我们最留恋的地方。大清早刚刚爬起来,还没来得及吃早饭,我们便跑到河里洗个澡。当知了一遍一遍高歌时,火辣辣的阳光已经把房子烤成了蒸笼,我们便纷纷来到河边那一排茂密的柳树下,聊着最近看到的新鲜事,困了便去摘几片荷叶,罩着眼躺在草地上,惬意地小憩一会儿。 秋天里各种瓜果都熟了,带刺的板栗、红瓤的西瓜、黄澄澄的柑橘……刺梨子、八月瓜等一些野果也不甘寂寞地来欢庆丰收了。冬日里,我们把簸箕用一根小木条支起,在下面撒一点新收的稻谷,连着木条的细线一直穿过大门,躲在门后套鸟。大年初一时,我们穿上新衣服,饭也顾不上吃,老早起床就去走村串寨拜年,能得到很多糖果、瓜子和炮竹。这样的童年,至今让我怀念。 祝国锦(生于湖南省保靖县清水坪镇下码村,现为西北工业大学大二学生) 延伸阅读 一个乡村教师眼中的童年“变奏” 湖南省保靖县阳朝乡麦坪村是湘西大山里一个普通的土家小山村。全村分马热、麦坪、扒棋3个自然寨、5个村民小组,共1200多人。受打工潮影响,2000年以后,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都放弃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三五成群地去了浙江、福建、海南等地务工,现在常年留在村里的老人和小孩不到300人了。村里生产队时期放牛、出工踩出的几条主要进山路线,现在已杂草丛生,走不通了。该村几个70多岁的老人说,现在到坡上放牛都没伴了。 受村人外出影响最大的就是孩子。据村民彭明义逐户统计,该村留守儿童占80%以上。例如,该村第四组的扒棋寨原有200多人,如今只有近60人常年在村,将村里屋前寨后眼皮下的几亩薄田简单耕种一下,稍远点的耕地基本上都荒废了。 这60来人中有14个留守儿童,基本上常年和爷爷奶奶留守在村里,很少出村。 该村村小教师田松鹏从1985年就到村里教书了,他见证了这种变迁中孩子们发生的点滴变化。他说,上世纪80年代的孩子思想单纯,读书刻苦,家里越穷越肯读书。周六、周日和寒暑假,孩子们帮家里干活从早忙到晚,平时上学的日子里,放学后要么帮忙插秧、栽苞谷,要么去山上放牛、打柴、割猪草,有些听话的孩子到坡上做事时还会偷空看书。那时,勤劳肯做的孩子从没有过零用钱,很多孩子小学毕业了还穿着破旧衣服,连个书包都没有。 现在农村孩子的状况让田松鹏有点不习惯,他感觉如今的孩子学习兴趣不浓,帮家里放牛、放羊的没了,砍柴、打猪草的没了,到田里种地的更少了。现在的孩子大多娇生惯养,吃不得苦,孤僻任性,还个个都有零用钱,少的一天三五角,多的一天四五块。孩子们没有了平时的劳动体验,课余打发时间的主要方式就是看动画片,不仅体会不到“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了,也没有从前的孩子那么硬实了,发烧感冒时,吃药打针的时间都变长了。 那些被带出村的孩子状况也不容乐观。他们小小年纪来到完全陌生的新环境,不仅生活不习惯,还时刻感受着与城市同学的差异、与城市环境的疏离,心灵上容易留下阴影。对他们来说,离开了农村的贫穷,也离开了乡土能够带给他们的温暖与快乐。外面新奇世界带给他们的,并不都是美好。 在麦坪这个小村落里,从前那种在一只蚂蚁、一只蝴蝶、一条小鱼、一个麻雀身上感知生命的神奇,从红色的夕阳、漫天的彩霞、金黄的油菜花中懂得什么最美丽的童年似乎已经渐行渐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