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现场:学校全景 下课铃响 孩子们奔向照片栏 解说: 这是他们熟悉的家乡,熟悉的学校,身边围着的,是他们熟悉的伙伴。结束了两个星期的“游学”生活,回到贵州的五个孩子,生活似乎又站到了原点上,但大人们却希望,在他们心中,能有一种正在发芽,甚至可以传递的萌动。 女孩讲解照片内容 孩子们渴求的眼神 卢校长: 我们这些孩子和老师一行7人能够到北京成行,能够到三里屯小学学习,那么这个很好的梦,就让他们把这梦不要破灭,把北京看作是一个梦向往的地方,让他们好好学习,将来真正地能够到北京去,这才是他们最好的梦。 解说: 对于能去北京的5个孩子来说,这两周的时间无疑是人生中的一次珍贵旅程,但对于其他的孩子们来说,恐怕就是一次从未体验过的失落。 记者:为什么最后没选你? 女同学:因为我爸爸说要让我和我哥哥出去读书,所以老师就不让我去了。 记者:你想去吗? 女同学:想去 记者:你觉得北京好不好 女同学:好 记者:北京哪儿好? 女同学:天安门和长城,还有故宫 解说: 熊晶莹,是一个苗族的小姑娘,在五年级里,她是班长,成绩也是班里第一名,但因为家里表露出想带她外出读书的念头,学校各方面考虑下,最终没有让她去北京。 转场 教室上课现场 杨聃: 我孩子是班上最优秀的,为什么没选我孩子去,就打电话质问我们,我们就把这个情况跟他说了,就说如果你孩子这个学期,以后在这个地方读的话,就是说我们还有机会带她去。 解说: 刚刚十岁的小姑娘,对于悲伤总是会很快地遗忘,但在她凝望来自北京的这些照片时,眼中流露出的渴望,却让看过的人无法去轻易地遗忘。 现场:孩子们在教室中围听北京的故事。 天安门反正是一栋房子,然后前面有毛主席的相片,还有几个字,还有那个升国旗,天安门广场。 那个军人走的步伐很整齐哦! 然后,天安门广场的后面是英雄纪念碑。 校长:怕孩子们从不同的物质条件当中回来,会有不同的心理落差,最担心的就他们不平衡了,因为他们毕竟深入到(北京)家庭,到学校那好的优质的教育环境里面,怕他们回来不适应。 解说: 回到家乡,卢校长最担心的,显然不是这些没有去过北京的孩子,相反,5个被羡慕目光所簇拥的孩子,他们的心理活动,才是更让卢校长牵挂的。 卢校长: 同学不是带我们去吃大餐吗,吃我们没有吃过的这些东西,那么我们回来,今天我们吃方便面,我们就要平和了,不能再想像我们和北京的小朋友一起吃,去肯德基,那就不行了,我们回到我们的家,那么我们就根据我们家的实际情况,我们只有发奋地学习,努力地学习,我们才能有这个梦想,这个梦想才能够会实现。 现场:王仁杰 这个铅笔是北京三里屯小学的同学给我的,我在这儿分给大家,一人一支。 卢校长: 他们把在那儿老师拿来的东西,送给他们的东西,铅笔小玩具这些都拿来和同学分享了,然后给同学介绍他们在那如何学习,怎么样生活,然后他们怎么样想念我们这的老师和同学,这我觉得相对是成功了。这个活动非常的好,但是我们好就要把它最好的地方留下,好的就学那地方好的人文环境,好的行为习惯,好的教育资源,享受那好的教育资源,但最担心的就是失去平衡,让学生失去平衡那就失败了。 解说: 卢校长说,这一趟北京之行,是给孩子们一个梦,重要的是他们如何去实现这个梦想,但对老师们来说,兴奋之后,心里的失落其实远比孩子们要多。 卢校长: 人文环境、地理环境、地域环境、教育资源的投入,还有这些学生的分享教育资源不公平,那就不一样了,所以如果这些孩子他都能够公平地享受教育资源的话,我觉得哪儿的孩子都一样聪明,就不会分山里孩子和城里孩子。 解说: 卢校长算了一笔账,全校131名学生,学校每年可支配金额差不多6万左右,除去孩子们营养午餐的配套成本,维持正常的教学所需已经非常勉强。老师的培训,硬件设施的添置,都是有心无力。在卢校长的记忆里,整个乡,读书毕业后进入城市工作的人,甚至没能超过40个。 卢校长: 这孩子的聪明程度,适应新事物的这种,是每一年都在变化,很快,只是因为学校环境和学校办学条件的影响,不能满足不能跟上这些孩子,所以也制约了他们思维的发展。他虽然去读了某个学校,专业学校以后,出来找工作屡次碰壁,他就回来了,为什么会屡次碰壁,就因为在学习的时候,他的社会经验就比较少,因为他就有学校和家两处,再加上他的教育不系统,像我们这专业教师没有,专业老师缺乏,那么他这些教育就缺乏,那么学生在适应和生存的能力就比较少。 铃声 校园全景 转场 解说: 从北京回来的第一天学校生活,就在孩子们的兴奋中结束了,王仁杰和正在上三年级的弟弟王仁府,要在这样泥泞的村路上走差不多40分钟才能回到家中。 王仁府的金牌 记者:喜欢吗?王仁府 弟弟:喜欢 记者:哥哥什么时候送你的? 弟弟:昨天 解说: 分别两周,对于俩兄弟来说都是新鲜的体验,俩人从小吃住都在一起,虽然只是堂兄弟,但不比亲兄弟感情差。 记者:哥哥回来给你讲,讲什么特好玩的事情了? 王仁府:没有 记者:为什么没给弟弟讲 王仁杰:因为,我怕刺激他 解说: 王仁府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王仁杰的父母,也是因为知道儿子要去北京,特意从外地赶回来,平日里,照顾孩子生活和督促他们学习的重任,只能交给已经85岁高龄的奶奶。 现场:兄弟俩做作业 奶奶打瞌睡 卢校长: 这些孩子容易生气,容易固执、孤僻 杨聃: 有些他会有怨言,就觉得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不管自己,为了挣钱不管他们。 卢校长: 父母既然出去打工,吃的穿的这些不是很困难,应该这样讲,但他最难的就是这个精神层面的关心比较少,因为毕竟离开父母,有的孩子是一两年见不到父母。 解说: 国庆假期之后,王仁杰的父母又要准备出门去打工,但在走之前,他们还要收完家里的玉米和土豆,没能在外赚到钱时,从地里刨出的两三千元,就是一家人仅有的经济来源。 现场 王仁府手持金牌 还没有登上长城…… 白岩松:如今,20年前照片中的孩子都已成年。这些年陆续受益于希望工程的孩子们,后来拥有了怎样的人生?在这次六盘水之行中,我们的记者用镜头记录下一些曾经从希望小学走出的毕业生,其中一位叫杨应明,他曾辍学两次,后来因希望工程和好心人的资助,最后完成了初中学业。之后,他做过代课老师,又在国家政策调整的背景下被清退,现在以务农为生;还有一位是21岁的代课教师王琴艳,她在当地读完了职业学校后,去广东、江苏的大城市打工,但最后还是因为知识水平、家庭现实等各种原因后来又无奈从城市回到家乡,务农之余到小学做个临时的带班老师。 【第四部分】寻找失落的希望 【幻灯机打出杨应明20年前的照片】音乐 杨应明:我都没有想到你们今天有这种照片,\\当时我没有发现他们拿照相机把这个照片照了\\我看见这个照片非常想见他们,但是现在自己梦想已经落空了,非常地害羞,非常地内疚。 【杨应明在家里的黑板上写字】85 记者:辅导多少个人? 杨应明:人数是不一定的,如果抽空时间来多少,来一个我也要辅导你,两个我也辅导你 解说:在杨应明的家里,有一块自制黑板,如果附近的孩子有不懂得问题,就会跑来向他请教。现在还不到放学时间,空空的屋里,一个孩子也没有,杨应明就在黑板上抄些古诗,这是他13年代课生涯的最后一点印记。 解说:20年前,已经两次辍学的杨应明从北京孩子们手中接过80元钱,用这笔钱重新回到学校。念完了初中,由于父亲去世,家里负担加重,他没能上高中,而是去了附近的煤矿打工。 杨应明:挖了两年煤炭\\我们地方是边远山村缺乏教师,辽原小学每次调教师都调不来,因为太偏远了,后来我就加入代课。实际我是想帮自己能够过上美好的生活,能够转正,能够像公办教师一样。 解说:1998年,杨应明从矿上回到老家,成为当地小学的一名代课教师,在讲台上一站就是13年。他从来没有去过省会贵阳,甚至连六盘水市都很少去。他不知道,这13年里,大大小小的路修进了山村,一些村庄整体搬迁了,一些工厂建起来了,一些人出外打工把孩子也带走了。现实和梦想的差距,似乎越来越远了。 杨应明:就像城市街道上一样,要像他们能够在,住的房子能够粉刷得非常漂漂亮亮,当然在这里也可以,但是要有出路,要能够有知识,我的生活应该比没有读过书的人还好,因为和我们同年龄的没有读过书的人,至今媳妇都还没找到一个。 解说: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的杨应明,却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2011年,辽源小学也被撤并了。由于学历太低,杨应明没能转成公办教师,被清退回家了。 【杨应明带领记者来到辽源小学】 记者:在这待了多少年? 杨应明:这待了13年了。 【空荡荡的教室】 杨应明:现在危房,全都开裂了,现在都没有学生,和我的生活真是太相似了。 【杨应明的声音:同学们,你们放开课文第一课,自己看看拼音,把生字读准,不懂的用笔勾出来,同学互相帮助……】 【声音保留,空教室叠发戛小学的教室,孩子们在学唱歌,声音先入】 王琴艳:大家学会了没有?没有啊,没有我们再唱一遍好不好(大意) 【孩子们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王琴艳背着儿子上课】 贵州六盘水发戛慕贞希望小学 临时教师 王琴艳:就是基本上来说(儿子)都会比较乖,有时候会调皮了\\然后就把他放到铁门这些地方玩\\他自己会到那边去抓沙子。 解说:21岁的王琴艳刚刚成为发戛小学一名编制外的临时老师,她要照顾学前班的小孩子们,还负责低年级的英语、语文和音乐课。王琴艳同样是贵州一所希望小学的毕业生,因为家里贫困,她只好放弃报考高中,上了一所职业学校,还没毕业,就被老师领着去了东莞打工。 贵州六盘水发戛慕贞希望小学临时教师王琴艳:也想过就是说像人家那种生活,高楼大厦,然后想像过自己很好很好那种前途那种生活,\\但是后来发现其实真的理想跟现实真的是差得蛮远。 解说:王琴艳在东莞只干了半年,就因为不满18岁而被厂里清退了,后来又去了江苏打工,在那里她结婚、生子,跟着丈夫回了贵州老家。短暂的城市生活,给王琴艳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贵州六盘水发戛慕贞希望小学临时教师 王琴艳:我觉得就是地方太落后,所以思想跟着落后。因为那些城市为什么能够发展起来,就是有文化的人也多,就是会有新的思维,所以会创新 \\就是在这个地方我觉得也不是说不好,空气比城市里新鲜,但是这样子发展下去的话,我想以后孩子们真的是会过得很艰难。 解说:在流水线上打工,一个月能挣1500元,但有了孩子,这些钱就不够在城里生活了;回到老家后,王琴艳也试着在市里找工作,却都因学历低、没经验而被拒之门外。 贵州六盘水发戛慕贞希望小学临时教师 王琴艳:在六盘水这块然后没有找到合适工作,要么就是服务员,要么就是给人家刷盘子\\如果当时我读书(高中)是可以免费的话,那我现在可能不在这里,也许真的是这样。 【打铃下课,王琴艳带着学生吃营养午餐】 解说:在贵州山区的学校里,大部分孩子都像王琴艳这样,完成9年义务教育后,就因为各种原因中断了学业。因为自己的经历,王琴艳对学生们的未来有些担心,她希望能在这些孩子初中毕业、离开家乡前,尽可能帮他们认清现实。 贵州六盘水发戛慕贞希望小学临时教师王琴艳:那些地方是比较繁华,然后就是有知识人也比较多,所以我就想其实我们家乡其实真的蛮落后的,我就觉得我们乡村的孩子真的懂得太少了\如果自己的知识都没有学好的话,那你到外面去还是那样的做苦工,还是你没文化,反正你出去都是一条路反正就是苦,就跟在家里没什么两样。 解说:王琴艳的家就在学校后面,房子是国家“新农村建设”拨款,加上借来的钱盖的,几乎没有像样的家具。这里和她曾经生活过的南方城市差距实在太大,王琴艳有些不甘心,但又无能为力。 贵州六盘水发戛慕贞希望小学临时教师王琴艳:然后如果说一直这样子下去的话,我想一辈子可能就停留在这个地方,永远不会前进,\\如果现在说有个人对我说你回来上学吧,然后我们免费给你读的,如果真的有这种机会的话,我真的会去好好努力去学。 贵州六盘水清塘希望小学 校长 卢晓宇:这个不单是知识解决的,还是社会大环境要影响,\\他虽然去读了某个学校,专业学校以后,出来找工作屡次碰壁,他就回来了,为什么会屡次碰壁,就因为在学习的时候,他的社会经验就比较少,\那么从学校里出来,肯定工作受到压力,或者碰壁他还得回到原点。 解说:现在,杨应明靠务农为生,一年收入只有两三千元,两个儿子都在上小学。杨应明希望他们能一直读到高中,甚至更高,但这份希望有多大把握,他自己也没有信心。 06:06 记者:就没有想过让孩子摆脱这种生活吗? 杨应明:想是想过,但不能实现。如果我的家庭又是这样支持不开,他也许可能走我所走的路。 贵州六盘水发戛慕贞希望小学临时教师王琴艳:如果我把我儿子带出去的话,在外面其实两个人出去以现在的生活水平一样地供不起,所以我想就留在家里面,然后再带着这些孩子们一起就是,凭着我的耐心教吧,就是想把他们教好一点就这样子。 解说:下午3点半,大部分学校开始放学了。孩子们需要在山路上步行一两个小时,才能到家。杨应明在黑板前等着,希望有孩子前来提问;而王琴艳,则要为明天的课程做准备。他们还要继续在六盘水的生活,并把希望传递下去。 贵州六盘水清塘希望小学 校长 卢晓宇:再发展十年,(城乡)落差那肯定大,\\其实我们农村变,房子变了,衣服变了,和二十年以前,但是心还没变,心还和原来一样,比较守旧,永远守在大山里面,他们就思想的开阔和视野的开阔都没有,\\应该在得到上面的更多的支助和关怀,让这些孩子有机会享受我们城里面享受的教育资源,更加希望这些孩子在二十年以后真的能够走出大山,然后再回来的时候,是回来建设家乡,不是回来回归到原始的二十年前的生活。 【山路上几个孩子打伞回家,唱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