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使支教(乡村支教)志愿者招募
  • 当前位置:首页 > 天使学院 > 成长感悟 >
    2014支教总结-支教琐事
    2014-07-19 11:24:28   来源:志愿者 周丹    点击:

    2014年春季夯吉小学支教志愿者 周丹
     
      原本不想写这篇总结了。可是,邻居家的呼唤和想念让我想对这一年的支教生活做一个总结。
      其实,我好想像卢安克一样,这辈子做一个纯粹的人,做一件纯粹的事情。可是,他的德国父母可以理解他,让他尽管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在中国没有人敢说是为自己活的,为自己活就是自私,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年轻人不去赚钱,不去买房买车就会给父母丢脸。哪个中国人不是活在世俗和父母期望里的呢?对于母亲能够同意我去支教,我已经很庆幸、很感激了,庆幸我有一个爱思考、爱学习的妈妈。庆幸我能够去支教,去做真正的自己。

     夯吉最美是人情      
      在夯吉小学的办公室里,墙壁上写着“夯吉最美是人情”。这句话不是那么轻易说说的。这是我们已经支教三年的李老师用心换来的。本地老师和学校邻居对我们支教老师都特别照顾、特别关心。本地老师节假日都有精神和物质(去吃土鸡或者土特产)的双重问候。邻居每当停电或者周末或者过节又或者邻居家小孩子过生日都邀请我们去吃好吃的!别的志愿者或者朋友听说邻居和村民、本地老师都对我们那么好,都很羡慕。可是,我想说:“人和人都是相互的,你想要别人对你好,你就先要对别人好,你想要别人理解你,你就要先去理解别人。”虽然,不是每个人付出都会有回报。但是,人之初,性本善。
      在我支教的学校,夯吉小学曾经是小混混最多的寨子,因为人口也相对较多。李老师三年前来的时候,被折腾的,几乎要打消支教的计划,可是,为了学校的孩子们,她忍受了很多骚扰。也许,小混混没有减少。但是,现在寨子里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对老师很尊重,很尊敬。例如,不论在哪里,男人到了夏天都喜欢把衣服撂起来,露出肚皮,可是,当支教老师从他们目前经过,他们经常会出于尊重赶快把衣服放下。以前,小年轻看到外面来的年轻女老师,他们会调侃的喊几声“老师”,有一天,我们几个老师发现,现在不论是不是我们的学生见了我们都是很礼貌的笑着喊一声“老师”。我们都很开心。这多半李老师的功劳,因为,她的努力和长期陪伴,还有她不败的神话--她教的数学永远是学区第一。让寨子里的人信任了支教老师。
      2013年9月1日,学生报名那天,我在登记学生资料。如果,不是因为我们在学校多待了几年,在外面拼搏了几年,我(们)的孩子也要上小学了。学校很多学生父母都和我一样大。全校一共77个学生,学前班18个(他们都没有幼儿园教育)我担心语言沟通有障碍,本地龙老师兼校长教语文,我教数学,给孩子们适应一下普通话(到今年就是肖老师带数学,我带拼音了)。二年级24个人,据说一年级时是李老师带,所以,李老师接着做班主任。一年级35人(有一个因病基本休学了),(是我们天使支教在乡村小学里最多的一个班了,我是后来才知道的。我记得我小时候读书是一个班6、70人一个班的。)我教语文兼班主任,班主任兼政治课,还负责三个班级的美术课。后来,我才知道一年级最难教了,孩子们还处在自己的世界里,大多数还不关心外面的世界。
      对于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我也没有信心、也会紧张。我做每一件事情都希望尽可能做到更好。准备第一节课,我写了好几遍稿子,怎么自我介绍、相互了解,也怕自己会跳跃思维,然后卡壳之类的。事实上,站上讲台准备稿都是浮云,我只是用了我思考之后的灵感,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只是用了备课的灵感。翻看曾经的日记,才看到,因为9月2日去山里采猕猴桃,脸上过敏的厉害。9月3日第一次见孩子们我就像关公一样一张大红脸肿的眼睛都快要看不到了。还好没有吓坏他们。孩子们比大人更加善于观察,更加敏感。他们会在你不高兴的时候问候你“怎么了、在干什么”。
      虽然我们没有教师资格证,没有工资,但是,我们每一个去支教的人都爱孩子,每一个学生都像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会努力的去发现孩子们的优点,去支持,鼓励他们,对于他们的缺点循循善诱。每个孩子不论成绩好坏都很贴心,我们都很喜欢。我们经常会收到孩子们分的糖果和玩具也有花草(后来不允许他们采摘花草了)(我虽然不记得小时候的太多事情,但是,我肯定没有喜欢某个老师到想把自己的好吃的,好玩的分给他们。)。总之,孩子们带给我们的满足和快乐是难以言表的。我觉得我在和他们一起成长,我也开始变得更加简单,淡定。也许,很多人都觉得支教生活很艰苦,对于我来说支教是奢侈的生活,让我逃离了心计和浮华的都市生活,让我大胆去做自己,去挑战朴素的新我,挑战我的毅力和耐心,挑战我的应变能力和创新力。
      在刚开学的半个月里,教室里一片混乱,根本都不能进行正常教学,经常需要停下来维持秩序,经常会将不完计划内的课程,我就告诉他们:“你们上课该学习的时候不听老师说话,那中午就少玩,把本该上课讲完的内容补上。”
      (以上是我2014年7月4日写的,我真的写不下去了,就一直搁置了,然而,我还是不喜欢半途而废,昨天和一个同学聊天,聊到了支教)

      师生篇
      我首先会想到孩子们給我的感动和他们自己的进步,记得有一次,我想让他们去室外上美术课,要拿很多画笔和颜料,我一次拿不下,就想先拿一部分,剩下的再拿几次,孩子们都不用我说,全部都帮忙拿好了。最后收拾的时候也是,孩子们会自己来帮你收拾好!说实话,很多成年人都未必能够做得到“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不要别人说,就能够主动去帮助别人。”记得刚刚接手的时候,孩子们总是会喊老师:“哭人了!”每天各种休息时间都在处理哭人的问题,其实,都是小孩子贪玩,闹,不小心撞人或者伤人了。我告诉他们遇到问题不是首先求救,而是想解决办法,不小心做错事情先弥补,不小心撞人,要先说对不起,如果撞摔跤还应该把人扶起来,并且以后玩的时候要小心,  珍惜,学会用心,学会要求自己每天都要有进步。也有几次我被气哭的,其实,不是他们有多么淘气,是他们贪玩和注意力不集中的天性,不能满足我对于他们“每天都要努力,每天都要有进步”的要求,而急哭的,我可能太着急了,我希望在我在的有限时间里,孩子们的身心能够有好的引导和发展;希望他们在他们这个年纪学会这个年纪该会的知识。因为错过了这个关键期,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家长的监督和辅导他们就更加不能跟上学习进度。就会辍学……邻居家的小孩就因为一二年级的时候没有学好,三年级就读不下去了,一直勉强坚持留在教室! 现在社会小学没毕业就和文盲差不多,也就只能在乡下干农活或者早早嫁人生孩子,对于下一代还是不会辅导和教育!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关于教学
      最开始我是从回忆小时候的课堂流程开始的,枯燥的读、拼、写……一个月之后我发现有很多孩子依然没有学会我教了几十遍的声母韵母时,我觉得自己好无助、好失败……一年级34人,第一次测试只有4个人及格,其中还有三个是留级的,平均分不到二十分。我都开始怀疑自己存在的必要。我不甘心,我存在肯定是有意义有必要的。我开始放弃曾经我做学生的记忆,寻找孩子们喜欢的学习方法,豁出去形象,
      用表演、联想、绘画、声音、讲故事等等去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我自己绘制卡片用用玩魔术、走迷宫的方式去记忆声母、韵母,课文内容先不讲,让他们自己看图先讲故事,然后表演故事,然后讲解课文的时候一边讲,一边绘画,一边讲记忆方法。尽管还是有很多人不认字,不会学,但是,每个学生都知道每学期学过的课文内容。大多能背下来大部分。直到我离开,学习上有17个人及格(其中九十分以上约有8个),还有那么六七个孩子对于学习是没什么进步的,我就觉得我还欠缺很多,是能力或者方法不当耽误了那几个孩子。也许以后的支教老师会比我做得更好。
      记得有一篇课文是写礼物,我问他们什么叫礼物,有孩子回答“就是买东西,送给别人。”我和他们说:“送礼物首先要用心,送给别人需要的东西,不一定需要用钱买。也可以是一句关心和问候。例如,你们需要老师,我正好来了,我就是上天送给你们的礼物。”下课之后,再一次上课的时候,我走进教室“欢 迎欢迎,热烈欢迎!……”对于一年级平均年龄只有七岁,在相对闭塞乡村,孩子们为了让老师开心,班级还没有任何班干部的情况下。孩子们自己会组织其他学生一起用心做一件这样的事情我很感动。他们感受到“他们用心送给老师的礼物,老师很开心。”再用的时候,我又告诉他们“再送同样的礼物,如果不是很需要,就说明没有用心了。”他们经常会问起上学期的老师,会给他写信,我会转告。后来他们知道我下学期不会再来,他们就会给我写信,希望我留下,我没有回信,只是,在班上口头回复“我要去赚钱养活自己了,不能留下来。老师是成年人,要养活自己,你们是学生,要好好读书。”有一次考试,用“希望”造句有个孩子写“我希望周老师平平安安”。还有用“礼物”造句“我把礼物送给周老师”……
    很感谢孩子们为我做的一切,我真的觉得支教是孩子们在帮助我,他们带给我感动、纯粹和我想要的简单的快乐!如果我只属于我,不属于世俗,不属于父母,不属于社会,不属于物质,不需要为了那些属于去奋斗,我想一直留在夯吉做一个纯粹的支教老师,我想要农村少一些留守儿童。想要孩子们快乐的学习。
      在这一年里,我走了无数的山路,背了很多筐吃的;也砍了柴;烧了炭;翻山钻林找蕨菜和竹笋……尽管每一次上山都有过敏的风险,但是,依然阻挡不了大自然对我的诱惑……还有太多太多的经历和感触,是我无法用文字来书写和表达的。我更喜欢去做,在做的时候去感受去改进。总之,山好水好,人更好;不去支教你不知道生活其实可以那么纯粹、那么美好!支教的时候,身体的劳累,劳作的辛苦也变成了享受。支教以后,你会知道浮华都是浮云。

     

     欢迎关注天使支教青少年教育公共微信平台(天使之友),了解更多青少年教育信息,并参与相关话题讨论。
    关注请扫描以上二维码,也可搜索微信公共号:mc-angels 加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 天使学院 > 成长感悟 >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