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的电视里的关于支教的情节多是骗人的。我第二学期带新老师回桐油坪,路上遇到我的学生,我指给新老师看。她问:“那些学生怎么没有追着你的车跑啊?”我当时有些无语。其实孩子们多是害羞的,不会那么强烈地表达情感,而且他们本身也不太把那些所谓离别当回事,他们真实地活在当下。那种含泪挥别的桥段,多是为了节目效果而刻意设计。如果真有这种事情,也只能说是老师太不称职,故意煽起了学生的情绪。
相比那些所谓正能量,这个记录片里的故事过于真实。
“你想爸爸妈妈吗?”这样的问题我从来没问过,我知道他们不管出于害羞还是出于埋怨,多数会轻轻吐出“不想”。那个时候我该用父母“伟大的爱”还是“对社会的奉献”去安慰他们呢?我怕自己无言以对。片中导演问孩子这个问题,孩子果然回答“不想”。“那你觉得他们爱你吗?”那个男孩几乎很坚定地说:“不爱。”那时候才觉得像是被击中了一拳。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只有爷爷奶奶,父母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影子,一个过年才会回来一趟的“亲属”。
家长们最大的愿望是孩子考上大学,孩子的愿望是能去打工。孩子的成绩家长又顾及不到,四年级的孩子乘法口诀还背不出来的现象很常见。导演蒋能杰说,他们的父母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去了,孩子在家里却没人管。都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没有哪个祖国应该这样对待花朵的!
我们在努力探索,如果真能找到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就更好了,不追求成绩,也能让他们朝自己的愿望发展下去。
中国一个最莫名其妙的政策叫“撤点并校”,光明小学之前的学校被拆,走到镇上上学要好几个小时,很多学生退学。可能是舆论的压力吧,新学校建了起来,彩也剪了,颂歌也唱了,才两个月教室开始落灰,操场也裂了。两个班只有一个代课老师,一个月500块工资,因不满政府承诺的补助一直不发,奔走无果也离开了学校。
大点的孩子去镇上上学,实在太远,蒋云洁太小奶奶不放心,只好让她留级。再后来湖南卫视有一期节目,带着几乎要挤出泪水的满满的爱捐了一辆校车,结果路没修好车开不进来。蒋云洁跟奶奶唠嗑,说:“他们都说不如把校车砸了。”
你说,这些意义有多大呢。桐油坪也是新的学校,今年张老师就退休,从此桐油坪也不再有固定的老师了。有一个学生对我说,她一点都不喜欢桐油坪,因为这里太穷了又没什么好玩。那个学生是我们班里家境最好的,也是唯一去过大城市受过资助的孩子。我听到这话挺难过的,我说我喜欢桐油坪。她说你不也是要走。我迄今都没办法回答她的问题,关于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教育课本上给了那么多,到底抵不过一沓人民币和舒适的大城市一日游。也或许爸爸早就教过她,去大城市才是读书的终极目标。如现在很多人试图去教导,走出大山改变命运。所有人都告诉他们,他们的家乡真穷,去大城市吧。于是走到城市上了学或打了工的人,无论再艰难,也不愿回到家乡了。这么一个华丽的谎言,让大山里的三代人都栽在了里面。
电影放映后的提问环节,很多人问导演,留守儿童问题要怎么解决。导演很疲惫,估计也被这样的问题烦到了,说尼玛这是社会问题我怎么知道怎么解决?我记录了问题把它播放出来就要解决它吗?有人要求导演继续跟拍下去,他说你凭什么让我继续下去?你知道继续下去有多累吗?蒋导说,我拍这个电影不是为了什么伟大情怀,只是想呈现他们的生活而已。我倒喜欢导演的真性情,默默地在心里点了个赞。他是真实存在的人,说自己当下的心情,没有刻意去正能量刻意去呼吁什么。倒是现场盼着导演煽情的人,栽了个跟头。
看完电影,詹老师说,完了,很多人看了电影又要去资助那些孩子们了。 我很好奇那些砸钱的土豪们的想法,他们父母在外一月3000多,有些小土豪学生一天十多块的零花钱,有事没事还资助老师些好吃的。一般家庭没有特殊情况他们也是吃喝不愁,那些塞钱的人真的觉得这些钱能解决什么问题呢?爹妈不在身边这种问题能靠塞钱解决吗?其实在他们生长的环境,几乎没什么贫富差距,大家平等友好地成长,谁也不觉着谁可怜。那些城里人,带着怜悯带着同情,反而容易让他们看轻了自己。资助不可能是一辈子的,他们需要自尊自立。
他们不需要你们可怜,那些所谓的爱心人士,我不会对你们客气的。
我跟詹老师讨论,你说那些吵着要资助的人,为什么不资助老师呢?其实很多志愿者都说,一个月能有1000块的补助,就打算多待几年不走了。有人陪伴孩子们成长,对他们来说意义比给钱给新衣服不知道大多少倍。后来想想,资助老师是满足不了他们的噱头吧。
欢迎关注天使支教相关公共微信平台,参与相关话题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