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尝试了和语文一样的办法。讲了十分钟,然后做题。但因为乱,有些人只听一会儿就不行了,也不听,只有两三个听,发现又是讲长度,也不想听。虽然是换了更合适的讲法(用竹竿和手指来区分,用身高来明了)。在每个人都单独教时,又有人不满,凭什么是光管她?(这里是丽、娟,课开始她们四个玩儿袋子,又分糖吃,我说该听课了,不在意,当我给其他人单独讲时,问)我说是因为她在听,先问我。
语文,还好。不过我想调座位了:乱的爱动的一起,静的内向的一起。齐还有抢钱的习惯?可能是因为他想要电池,自己没钱,抢了茹五毛,看他样子应该是真的。另外,是不是数学课应该强硬要求纪律:1、孩子们也希望能被管住,2、现在数学乱导致有些本想学的不能学,3、怕形成习惯性条件反射,认为数学就是可以乱的。语文已经被部分学生喜欢,因为可以静,可以自己干自己喜欢的。
语文,朗诵和写字。把第一课结束,第二课领读。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有学生不会拼音,而大多数学生不识字,因此读不出题,只能蒙或者干脆“不会”。写字写了亲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突发奇想,我们可以编一篇自己班的文章来学习。这节课最好的地方是有些孩子已经很喜欢语文,而齐读时的整齐,共同的安静让孩子们很舒服,即使不会。可是只能领读,不能自读,而且学生也不敢单独读。
中午睡觉,不停有孩子来敲门,其实是砸,以后中午不睡了,和他们玩儿吧。
下午,第一节,打算让孩子们把《虫儿飞》分声部合唱,但孩子们理解不了,会全部从头开始唱,而当以鼓来讲时,大家会乱,还是不行。(鼓面、鼓侧、乐器。和之前不同,是课堂秩序的原因)开始的好的感受被破坏,这时又乱得不能恢复,有学生(慧)拿出一只青蛙说是家门口抓的,其他孩子被吸引,得,干脆讲青蛙,生活在哪儿(在哪儿可以找到)吃什么,然后观察青蛙长什么样子,青蛙有什么特点,跳得远→ 后腿长的长、粗,力气大、眼大→ 抓蚊虫,只能看到动的东西,等等,再画出来,约好放学去放生。大部分都是学生自己说,我只要引导一下就好,因为他们很兴奋,也都知道,除了青蛙只能看到运动的物体。
最后一节课上了折纸飞机,挺好。孩子们动手能力都还不错,不过之前备得那些没讲出多少,孩子们做了不同的实验,有不同的比较,基本没讲任何原理,但是我觉得他们知道不一样了,就够了。
放学,帮一个孩子止鼻血,完了赶紧追上已经解散的慧,她说美拿走了,然后跑去追,我们走到田边时,青蛙自己突然跳了出去。我就说,青蛙喜欢这里,它自己跳过去了,就放它在这儿吧。孩子们很开心。
齐说他是这里离家最远的,其次是慧。周末可以去齐那里看看。
虽然有时会想,假如孩子们有夯沙那么乖就好了,但看到孩子们越来越真地释放自己,越来越亮,越来越孩子,就会很满足,可又担心会导致后面上夯沙会“不好”。
秩序这个东西,我很纠结。没有秩序,课堂效率低,有孩子想学学不了,而拿什么来维持秩序,现阶段还没有更好的力量去有秩序。班里更像是幼儿园、一年级、二年级混在一起的复式班。
空气动力学→ 纸飞机→ 利用重力与升力两种力量
当几股力平衡,飞得缓而美,且长久。
欢迎关注天使支教相关公共微信平台,参与相关话题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