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使支教(乡村支教)志愿者招募
  • 当前位置:首页 > 天使学院 > 成长感悟 >
    【培训总结】我如此正常
    2015-09-10 17:39:56   来源:刘玮     点击:
    ◆我如此正常
    文|刘玮 2015年秋季乡村支教志愿者


    No.1 糟糕的报到日,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报到那天,我来得比较晚,买的下午三点多的火车,晚上十点才能到长沙,因为上午需要处理很多个人的事情,然后就非常累。原本以为都会有组织的工作人员到车站接,所以才多带了一点行李。后面的情况就让人有点难受了:早晨起床打开手机看到有志愿者在群里发消息说他到车站了,然后工作人员回复马上过去接他,就在想到底在搞什么,明明都统计过人员到站信息;然后群里又在说怎么怎么样坐地铁坐公交,这为什么不能提前一天说呢。后来跟同住的小伙伴聊到报到那天,报到日真的是一片混乱,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那天动了不想去支教的念头了,反正我在火车上时有想了一下。

    原本不想说已经发生且早已结束的事情,但是恰当的反思可以促进进步。我以为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甚至根本不需要有那么多工作人员也完全可以做到。统计了人员到站信息,就可以请地点接近时间接近的志愿者在车站集合一下,早到的先等一等,然后一起去接,或者一起坐地铁。当然,这件事情的重点还是要提前安排、提前通知,把能提前做的事情都先做好。(写到这里又觉得有可能是因为我自己没去做过才觉得很容易,或者明年培训的时候可以试试)


    No.2 好玩的第一天,原来我如此正常

    培训第一天跟着阿果老师做了一整天游戏,有开怀大笑有感动一刻,以前从来没有想过居然会有那么多游戏,整整一天都完全没有尿点。游戏没有止步于娱乐,几乎都有所超越,或者训练反应能力、或者练习团队合作,我觉得这一天的至少有两大功能:一是让陌生的我们最大程度的融合,熟悉彼此的个性,尽量打开自己;二是得到了一些具体的游戏方式,可以用在湘西之行与孩子的相处中。

    这一天中有很多自我介绍、一分钟讲话之类的环节,很多人都介绍了自己、描述了自己为什么来支教、又遇到了怎样的困难。真的有好多人是瞒着父母来的,爸爸妈妈们还以为他们在上班呢,听得我很震惊,无疑父母是最难过的那一关,但是我还是不希望欺瞒他们。我几乎用了半年的时间在给他们做各种铺垫和心理暗示,然后采取一个原则“不含敌意的坚决”向父母表明我对于支教对于他们的态度,所以尽管他们不大情愿,但还是基本同意了。

    来长沙之前在家里待了二十天,那二十天我都不敢出家门,因为我俨然成为了村里的闲话中心,村里的人说我是不是傻、是不是受挫了,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是无所谓的,但是在村里我的身份是我父母的女儿,说的是我,但受辱的其实是父母,这一点让我非常难受。第一天发现很多人都跟我的境遇一样,才觉得有那么一点释然,在这里我似乎是正常的。

    木果组合,第二天当然是阿木老师的儿童心理学,阿木老师的课专业性很强,我现在已经不大记得都讲了些啥了,一个最基础的印象是各种阿木老师飘出的各种格言警句:“我们总是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时间是一切痛苦的根源”、“用否定的方式证明自我”等等。

    No.3 受挫的湘西四日,有信号没孩子是彼时所能想到的最好的时光

    湘西四日,有两个整天是完全跟孩子待在一起的,那两天我非常紧张、完全无法松懈,以致到了那种口干舌燥却懒得喝水的地步,我的所有行为、想法都是跟着孩子的,实际处于一种完全被主导的地位,但还不能让熊孩子看出来。第四天不带孩子走在去立口的路上,那真的就是当时我所能想到的最好的时光了,有信号没孩子。那两天我写了长长的观察日记,大家应该对我带的熊孩子都有比较深刻的印象,他的个性非常鲜明,体力好、脾气大、零食控、语言和身体表达能力都很强。跟我好的时候会体贴地告诉我“我要跑到前面,你在后面慢慢走就好”,会跟我说悄悄话“XX老师最漂亮,我最喜欢她,我还知道XX老师,他怎样怎样”,不顺心的时候就往我身上丢叶子,不理不睬自己往前冲,伸着猫爪子对我示威,一口咬在我胳膊上第二天牙齿印还在。我对他的描述是“一秒钟天使,一秒钟魔鬼”,可是孩子真的就是孩子,他会给你非常真实的状态,短短两天我就已经能够描绘出他一个非常立体的形象,而成年人你可能跟他相处一个月一年都搞不清楚他究竟是怎样的人。

    我觉得自己跟孩子在一起的状态不太对,整个身体都处于一种过度紧张中,这样会搞得自己很疲劳,可是无论怎样我似乎完全做不到放松下来。我现在回忆觉得主要有两点:一是我缺少与孩子相处具体的手段,比如做游戏、编故事,长期处于成年人的角色中,我也没有做过妈妈,所以非常缺少技术手段来维持我的实际主导地位,如果我的游戏吸引他,我的故事打动他,那我就可以在相互的关系中处于实际主导地位;二是关于孩子关于教育很多理论都是相互矛盾的,而我并没有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在相处过程中,我的思维一直在打架,每一个行为每一句话之前脑海中都在争执。


    湘西四日,景很美、人很好、孩子让我很受挫,时不时地还会冒出这样的想法:带孩子心好累,以后还是做丁克一族好了,生他养他最终却还是要分离,有一句话是“人世间只有父母之爱是为了分离”,想想真的是干嘛还一个个的都要生娃呢。

    No.4 孙莉莉课堂,我们还有许多欠缺


    从湘西回来后上了孙莉莉老师的一天课,上得太爽了,完全没有上课的感觉。孙莉莉老师通过一些小组活动让我们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和欠缺点,用一个个问题的抛出、讨论、分析来引导我们解读乡村儿童的特点、需要以及我们所能做的所想做的。

    我们自身应试教育的背景以及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在局限我们,包括未来我们下去支教这些局限性也一样会出现在我们的教学中,比如我们缺少对自己生活的敏锐度,经常疏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讷于感受身边的人和事,当然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从小接受应试教育,而社会性游戏和艺术活动则非常欠缺,直接导致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被抑制扼杀的,对社会分工、合作以及社会运作缺少认知和了解,这些问题同样会影响我们未来的支教活动。

    孙老师抛出三个问题:1. 乡村儿童发展的优势和劣势;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乡村对你的影响;3. 在未来支教的一年或两年中最想带孩子们做的事。孙老师采取分组讨论,按组展示讨论结果,然后孙老师再对我们讨论的结果进行深度分析的流程。在第一个问题中,我们会把儿童本身的特点当作乡村儿童的特点、给出的关键词会语义模糊,孙老师都一一解释分析总结。而第三个问题,我们给出了许许多多好玩的事儿,那一刻觉得人和人的相处真的不是1+1=2那种感觉。

    孙老师这种讨论方式非常棒,直接导致后来磊哥也总是采用这样的方式去讨论问题,但是一作对比还是能看出那个主导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孙老师真的能够让信息、思维流动起来,她的身体语言、声调、每一个问题、每一次升华都恰到好处,磊哥则似乎有点山寨的感觉。

    No.5 基础学科教学,我们有点困

    这个环节是最让我们紧张的,因为每个人都需要站在所有人面前试讲一堂课或者说一堂课,而在小组合作备课中每一个人的问题、固执、缺陷都开始凸显,然而还必须去合作,如何实现包容个性的合作对我们所有人都是挑战。这里我也不想一科一科的讲了,因为内容实在有点多,还是讲一些概括性的内容。

    整体上讲,博才洋湖小学给我们进行基础学科教学指导的每一科老师都非常棒,尤其通过她们结合自己课堂经验下的指导,我发现她们都有一个核心,即课堂是孩子的,而老师是服务者。她们精心设计教案、写教学反思,设计课堂游戏、编故事,并不是为了评比什么优秀,而是使课堂有趣,让学生愿意上课愿意学习。有点欠缺的是博才的老师们自己的课堂都是大量使用多媒体的,而我们未来去支教却可能完全没有多媒体可使用,这也让我意识到不管如何培训,我们的路还是要靠自己走,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还是需要自己去解决,培训解决不了具体问题,何况我们完全不知道我们未来会遇到怎样的问题。

    纵观整个培训,这个环节对我的意义还是很大的,从对教案、课程一无所知到有所了解,至少知道如何以写教案去设计一堂课,算是给了我关于教学技术层面的东西吧,不至于未来讲课一筹莫展。另外,当然也认识到我曾经接受的教育过于单一,知识面也过于单一,这对未来我的支教也是一大局限。

    为什么说有点困呢?这八天还是七天里,我们寝室完全处于一种恶性循环当中,因为有一个人打呼,有另一个人又非常敏感,然后她睡不着,然后结果是大家都睡不好,导致那几天睡眠严重不足,还得打起精神备课,所以其实一直处于非常疲劳困倦中。

    No.6 名师专家讲座,大量的信息飞过来

    孙明霞

    专家讲座,孙明霞老师似乎有点开局不利,当然真的是因为一些预料不到的情况。孙明霞老师一些若有若无的偏向性导致了群体性情绪,展开了一场无穷无尽的体制内体制外之争,我反正是听到想退场的感觉。其实孙老师一直在解释和强调她是天使支教的老师,可是当一个群体被情绪控制的时候,一切解释都是无效的。我一直没有想通就算孙老师偏向学校老师,觉得他们更优秀更出色那又怎样呢?难道因为这样,我们的价值我们的优势就会被抹杀吗?何况学校老师都受过专业训练,整体地看他们对教案的描述对课程的设计就是会比我们的逻辑严密、流程合理啊,我们追求创新就可以完全无视体制内教师的突出之处吗?又何况我们口中的创新教育还不过是座空中楼阁,我们怎么能够那么自信我们所谓的创新就是好的呢?

    我个人是很喜欢孙老师的课的,她的两大内容:一是资源整合——如何利用身边的资源;二是关注个体——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孙老师以自己课堂上资源整合的案例以及行业内比较出色的老师利用身边资源的案例告诉我们,课堂资源并没有那么高大上,很多资源就是我们身边常见的常用的,关键是你有没有去观察去思考去学习如何将身边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如何从学生出发从课堂出发去收集、选择教学资源。第二个内容,孙老师是以自己的学生为例告诉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最初可能会手足无措,会不知道怎么办,但是还是要有耐心,对不同的学生以不同层面的关注和引导,我们必须知道他们作为一个个的个体,必然不完美,也必然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孙老师那天讲座的下午,声音明显透出疲劳感,听着还是挺难受的,所以我非常配合她,她提问的时候我看没人回答就会举手回答,抛砖引玉。

    刘发建

    把刘发建老师排到前面来,是因为我觉得他跟孙老师一样,都给了我们很多教学的具体案例。刘发建老师的很多具体措施我们都是可以借鉴的,比如他提出的班主任工作“黄金法则”,我觉得还是很棒的,不过所有的具体措施在迁移时都必须十分谨慎。如果说孙明霞老师教给我们如何设计课程,刘发建老师教给我们的就是如何管理班级,如何与学生、家长建立有效的关系。其中刘发建老师的教育观察日记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和借鉴的,我个人也认为写教学观察日记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很多细微的东西真的就那样随风而逝了。

    张文质 凌宗伟

    这两位名师,整体的感觉就是听他们吹了一场牛,讲座就像闲聊一样展开,然后就是不断地抛给我们各种人名和书名,以及社会上一些他们觉得好的、不好的教育现象和搞教育的名人。具体学到了什么真的印象不是很深刻。

    然后想重点说一下凌宗伟老师在讲座上举的例子我真的是觉得非常不恰当,直接导致我现在想到他的讲座就想到他举的那个关于强奸也有生理快感的例子,其他的内容完全处于这个例子的阴影之下。我记得他当时举这个例子的时候是想说明学生即使处于自愿帮老师做事,老师也是违规的,这一点我非常非常赞同。然后他采用一种反问或者设问的口吻问道:“一个女性被强奸的时候,她是不是也会有一丝生理上的快感?”,我非常明白凌老师举这个例子的意图,但是我就很想问他,你又不是那个被强奸的女性,而我也没有被强奸过,我如何知道她是否会有快感。所以这个例子其实不只是粗俗的问题,而是没有资格举这样的例子,何况还是在一场女性听众居多的讲座中。

    王丽琴 邱磊 邝红军

    这三位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教学背后的东西:王丽琴老师的课堂秩序、邱磊老师的杜威教育哲学、邝红军老师的儿童语言与心理发展、教育叙事研究以及市场逻辑与教育改革。这些内容被我认为水面下的冰山,大部分教师也许有冰山一角就够了,而认识水面下那巨大的冰山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事情,但是有所了解却又是相当必要的。

    他们在自己专长的领域都是相当出色的,而且最重要的是能够深入简出,把复杂的理论简单地说给我们听,我当然最喜欢王丽琴老师,因为她人真的很好啊。

    刘良华

    他的讲座短短半天,非常有趣,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他以树比作人比作儿童,因而我们的教育需要有助于他们的主动生长和整体生长,为实现这两点提供适宜的阳光、空气、水分和土壤。经过前面各个名师抛出的各种比较熟悉的教育观,这个观点我还是觉得比较新颖的,尤其结合了中国的文化。而他的讲座整体流畅度是非常高的,也确实是老少皆宜。

    不能一个个说了,其他的老师就略过了,整体而言,我有三点认识:1. 对教育的研究最终会推及到对哲学的研究,因此研究哲学是非常必要的;2. 读书很重要,教师要实现自我成长必须要有目标地不间断地阅读;3. 做记录很有意义,写学生观察日记、教学反思小结以及为学生建立个性档案都会有助于教学工作以及个人的成长。另外关于讲座形式的学习效率确实是非常低的,尤其是接连不断的讲座,每一场讲座感觉都有非常多的信息蜂拥而至,人名、书名、网站资源等,但是之后又没办法及时的消化和吸收。


       
       如果有兴趣参与推动乡村教育发展,请访问:天使支教(乡村支教)志愿者招募

    欢迎关注天使支教相关公共微信平台,参与相关话题讨论。

    \

     
    当前位置:首页 > 天使学院 > 成长感悟 >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