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教育公益项目天使支教创始人李磊。“天使支教”项目定位是为推动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长期实施的教育创新探索(创造力培养与归属感建立)公益项目。 从2007年1月创立到现在,我们已经招募近500名志愿者参与乡村支教行动中来,服务了46所农村学校,最多的时候是同时有23所支教学校。 2016年8月20日,我在参加一席演讲时录制了一期谈乡村教育的演讲——理所当然的误解。在演讲快结束时说了这样一段话:
但是,现在对于未来乡村教育该如何发展,我觉得自己找到了一条合适的方法。 为什么现在能这样说呢?下面先来回顾下演讲中提到的一些相关内容。 先来了解为什么创立了天使支教这个教育公益项目。 小时候我就对中国有关青少年成长的教育比较关注,希望工程出来以后,我逐渐了解到农村教育的状况。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来自德国的乡村教育志愿者卢安克,和他有过一些邮件来往,交流一些教育话题。 2003年10月,我利用自己业余的时间去了广西、云南,想去了解一下中国的农村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在那时我跟卢安克见了面,到了他之前支教的那所学校——板烈小学。 当时的情况是很多学校空了,卢安克告诉我空的原因是有很多学校缺老师,用他的话就是村里的老师往乡里面跑,乡里的老师往县城跑,县城的往大城市跑,没老师自然没有了学生。这时我就了解到,原来在很多农村学校,尤其一些偏远的乡村村小,都是靠当时的一些代课老师在支撑的。 当时我到了板烈小学山顶上的一个学校,叫娜美小学。娜美小学只有两个年级,一个本地老师,这是学校的牙老师。
牙老师告诉我,他高中毕业的时候(1975年左右),村里的人找他说没老师,希望有人能留下来给他们当老师,所以他就留在那儿,放弃了外出发展的机会。当时我就意识到农村的教育可能是压在这一代乡村教师的身上。 回来以后我就觉得应该把自己的公益方向选择在支持乡村教师身上。2006年我辞去了湖南一所大型国有企业的工作,专门到长沙从事自己的教育梦想。2007年1月我们跟湖南公共频道合作,启动了乡村支教。2011年9月,我们正式邀请卢安克加入天使支教,负责为志愿者提供培训以及教学指导。我们主要是向社会招募优秀青年,通过培训以后,把他们选派到服务的乡村学校从事一定时间的支教,一般是一到两年。
2007年3月,我们第一次到了湘西立口小学,这是当地的村民、学生和老师都在欢迎我们的场景。 如果大家对现在国内的教育政策有点了解的话就会发现,现在对农村的教育支持已经投入得越来越大,那为什么还有我们这样的乡村支教的组织存在?
农村学校越来越缺老师的根源是什么? 我的感觉是我们传统的教育,给城市人的一种观念是对农村误解;给农村的孩子强调的是“走出大山、改变命运”——这种话经常会有人说。尤其是在有一次跟一些乡村教师做交流的时候,我问他是不是经常跟学生说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一个副校长跟我说还真是这样的,他还说道: “我小的时候、我读书的时候,我的父母、我的老师就是这样教我的。” 我说:你们想象一下,不正是因为你们这样说,最后人都被鼓动出去了,那能不缺老师吗?我们从很多宣传渠道得到的信息,都是跟农村的孩子说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走出大山、改变命运。我们会把这个话认为是正确的,但是反过来看,正是因为这种教育方式,让更多的人逃离家乡。同时也说明我们的教育没有培养人的归属感,尤其是对农村的孩子来说,根本没有帮助他们建立家乡的归属感。 我曾经了解到一位农村的乡村教师,他在乡镇中学教书的时候,每到周末会带着学生骑着自行车把周围的所有村子都跑遍。他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在读书的时候,了解自己的家乡是什么样的。当时其他的年轻老师就说这样做没有什么意义,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多做点试卷。 如果说我们老一辈的乡村教师逐渐都退出教育行业以后,年轻的、受现代思想影响的一代,还能有多少人回来真正地参与我们乡村教育的建设? 一席演讲视频:所当然的误解(完整版)
未来中国的乡村教育到底该怎么发展,现在我觉得找到了一种解决办法,那就是让乡村教育优势与未来社会需要的教育人才培养进行一个有机结合。 从前看科幻片,人们觉得里面那些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只是存在于电影里。 而现在,我们不得不开始接受这个残酷的幻想可能正在演变成现实,并且深深地为之焦虑: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自己的工作......
2016年第46届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度报告《工作的未来》(The Future of Jobs)指出,今天65%的小学生将在未来从事全新的职业。
由于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未来社会职业基本可分为两类:程序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 程序性劳动一般只需要按照固定的流程熟练操作,衡量程序性劳动的基本标准是熟练性和精准率。
创造性劳动则更多的需要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的参与,重在解决非常规性、跨领域以及非直接关联性问题,衡量创造性劳动的基本标准是创意的独特性和过程的能效比。 而在今后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将有70%~80%的程序性劳动会被机器人代替,留给未来学生的职业,只剩下那些机器人无法替代的,需要创新能力、非常规思维和综合运用各种技能的创造性劳动岗位。 如果要让当前的学生胜任未来人工智能社会会发展的需要,作为培养他们的教师首先自身要开始转变观念和提升相应的教学能力。 未来社会,对于学生的教育定位也将跳出以学科知识传授、记忆和熟练输出为主的传统方式,转向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素养,即创造力和想象力、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沟通与合作、公民权利与义务等。 主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更为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指向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将成为常态。教师的角色将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转为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过程的监控者和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等。
“未来教师”只有成为学习型、研究型教师,才能有效应对这种新的变化和挑战。而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未来教师”,就需要拥有基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 “研究能力”。 尽管当前国内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及教研机构都在大力倡导教育创新,但是在当前应试教育大环境下,真正能给予教育创新的实践机会少之又少。 另外,大量想从事基础教育岗位工作的非师范毕业生和新毕业的师范类毕业生在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时,非常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时候得到专业指导。但实际上他们从教初期很难得到优秀老师的指导,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同时在当前应试教育大环境影响下,也会逐渐放弃在大学期间获得的教育创新思想认识。 在当前国内应试教育环境下,到底还能不能让自己成为基于未来教育需要的创新型教师呢? 天使支教在10年多的教育公益项目实施中,一直立足于儿童创造力培养的探索实践。尤其是经过多年乡村支教行动的组织实施,感受到当前城市教育环境很难推行教育创新课程(创造力培养)的情况下,反而偏远农村地区教育环境可以成为儿童素质教育、创造力培养等教育创新的探索实践场所。 为什么会觉得乡村教育反而能有这种优势呢?下面继续通在过演讲视频中提到的内容回顾来感受一下。 这是2013年春季学期结束以后我去走访的时候拍到的。有点意思的是,之前这个学校不断地有人捐赠,到最后捐赠人都觉得这个学校什么都有了,不知道缺什么,干脆捐了一套这样的东西。 当时我只是觉得挺别扭,但也找不到什么原因,就把它拍下来了。回来整理图片的时候,卢安克在边上看到了,他就给我发了一段话: “为什么正好在这个强调创造性的时代出现那么多谋杀孩子创造性的事情?之前在没有钱的时候,农村的孩子会在河边等地方改造自然环境或制作自己的东西。自己来做也就是创新。但有了钱的人给他们买了已完成的东西,让他们玩被程序指定的游戏,一点创新改造的机会都没有了。好心人的钱会不会谋杀农村孩子的创新?” 卢安克的话大概是140个字。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一下就想起来我们小的时候,可能随便抓一样东西就能做成自己想要玩的东西,有过农村经历的大概都知道。这张图片是2007年春季支教的时候我无意中抓拍到的。一个小孩趴在地上,拿着一个树枝像是在瞄准前面的目标。 还有这样的。这个图片是2013年我们的一位志愿者用手机拍到的一个农村很普遍的游戏场景。大家可以看到这是在稻田里面模拟的一条河,小孩的背后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木质的桥,也可以算是风雨桥。他们正在做的一件事情可能是完成另一个水泥桥。当时在边上还有两个女孩。这个场景是创造力的集中表现,也是我们小的时候习以为常的活动。
这张图片也是在我们的农村支教学校可以看到的,一个普通的篮球架。但这个篮球架比较特殊的地方是,它是当地村里面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一个人做的,砍树、刨皮、锯木板、弯篮筐、挖坑、立柱,完全是一个人做的。支教的那个老师是在城市长大的,他当时看到的时候就觉得很不可思议,因为以他自己现在的能力都没办法去完成这件事。 这个是2007年,我们一个美术专业的志愿者带着学生们在户外进行美术课的场景。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在城市里面是很难有的,但正好是农村的一种优势。
2015年5月,在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借助乡村托管学校设立了一个全新的教育公益项目——教育创新(创造力与归属)研修生培养计划。通过近三年的实践探索,现已逐步找到了既符合乡村儿童成长需要,又适合未来教师成长所需要的培养方式。 儿童创造力培养与归属感建立研究方向 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亲爱的朋友们,根据未来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我机构在现有教育公益项目资源基础上,设立“教育创新研修生培养计划”项目。 本项目主要目标是给予新近毕业、想未来从事教育创新领域探索的大学生们,建立一个合适的成长环境。在探索如何在现有教育环境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基于统整课程、STEAM教育等)与归属感过程中,让自己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未来教师。 借鉴高校研究生导师制培养方式,结合机构可自主管理的乡村学校优势,通过一边教学实践一边进行适合当地学生课堂教学方法的课题研究过程,来培养出一批具备较好专业能力,能参与到为当前中小学提供学生创新课程教学的专业人才。
1项目内容每年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募富有责任感、具备一定教育热情和有志于从事教育创新探索事业的大学毕业生(师范类专业优先),借鉴高校研究生导师制方式进行定向培养。 学员在机构自主管理的教研基地(农村全日制完全小学),通过一边教学实践,一边进行课题研究的方式,探索适合当地学生的教育方法。在此基础上组织学员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及教育创新课题研究。从而培养出一批具备较好专业能力,能参与到为当前中小学提供学生创新课程教学的专业人才。在完成一个周期的教研学习任务后,由机构正式颁发证书并推荐就业或继续深造。 2项目实施研学思路 通过在带班教学过程中,以“教中学”的方式,探索如何让学生在保持独立自主精神的同时,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基于统整课程、STEAM教育等概念的能力培养),并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属于自己的(班级、校园、家乡等)文化归属。 学制安排 基本研修学习时间为两年,以在教研基地任教带班方式学习(教中学)方式进行。 第三年开始进入课题结项及论文答辩期,可选择在现有教研基地、机构自办学校(实验班)、合作学校或学员自己选择的其他环境完成相关研究课题论文。 课程设置 在研修生带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将进行如下课程设置 课程结构:课程开发,课程创新,教育制度创新,教育领导力...... 课程内容:教学基本技能、小学低年段课程解读、儿童心理发展、创造力课程体验、创造心理学、STEAM课程开发、中国传统文化与自然教育…… 学习形式 通过自主管理方式,在正常开学期间,学员在机构自主管理的教研基地(农村全日制完全小学)进行课题相关联的常规教学及课题研究学习,结合定期的导师现场讲授、视频远程指导、小组讨论、自主学习、远程及实地观摩等完整相关学习任务。 教研基地的教学管理由研修生负责,教学采取小班化教学(一般20人左右),不需要参加地区统一考试,在不违背教学大纲的前提下,研修生可以自主安排课程、学习形式、考核方式。提供了研修生自主教研的核心前提。 每年寒暑假时间在城市培训基地,由导师对学员进行专业理论的集中系统授课,同时安排参与相应的游学活动。 最终让学员们通过做(教)、感受、认识结合来实现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第三年论文答辩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可选在继续在教研基地完成相关课题论文,也可选择到机构自办教育创新学校(实验班)或其他教育创新型合作学校(中科青云等)完成课题论文。 学员毕业 学习期满并完成相关教研课题任务后颁发《结业证书》,优秀学员可选择在机构自办及合作的教育创新学校(实验班)留用任教,或推荐至其他教育创新型学校就业以及到国内外大学继续进行研究深造。 3项目意义通过此项目的实施,为当前中国在教育创新的探索道路增加一个新的途径。具体将会在一下几个方面有积极意义: 1、培养出一批具备较好专业能力,能参与到为当前中小学提供学生教育创新课程教学(创造力培养与归属感建立等)的基础教育专业人才; 2、帮助具有教育创新探索精神的大学毕业生,解决其短期内个人专业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为师范院校的教学与科研提供参考依据; 3、在短期内帮助偏远农村学校解决缺少优秀教师的问题,为农村孩子的成长提供实质性帮助(创造力培养解决孩子们未来的生存能力,家乡归属感建立解决未来农村发展所需要的本土力量); 4、借助农村学校这种适合进行教育创新研究的场所,为广大教育创新研究的专家提供了最基层的研究与实践环境; 5、为有意愿探索同类课题,但缺乏支持条件的的乡村教师提供易操作的教学指导用书; 6、通过课程开发,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培养农村教师的归属感认同感,缓解农村教师资源大量流失的状况。 4学员成长在天使支教原有乡村支教行动培训师资力量基础上,邀请国内、国际教育领域,立足于教育创新研究的知名专家担任理论导师,邀请国内在教学中有一定创新教育理念及实践经验的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担任学员教学指导老师。以下为部分已邀请的导师名单及往届学员学习情况: 刘铁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教育哲学;道德教育;乡村教育...
从2015年首届教育创新研修生秋季学期开始,相关导师寒暑假时间不断前来参与现场授课。首届教育创新研修生岗前培训与乡村支教行动支教志愿者同步进行。
2017年暑期集中授课,由刘铁芳、张文质、刘发建、孙明霞、孙莉莉、耿玉苗、纪现梅......近20位专家名师为大家进行一系列教育成长支持培训。
2017年9月23、24日首次在岗教学交流会(保靖县吕洞山镇夯沙学校),由王丽琴老师带领团队成员为大家进行“有尊严的儿童纪律教育”主题分享。 点击下方链接 后期完善后期学习将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一边带班实践,一边通过邮件及远程视频教学的方式进行。 后期的学习将引入高科技远程教学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