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使支教(乡村支教)志愿者招募
  •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综合 > 探索交流 >
    科学看待学生作业时间过长问题
    2013-12-12 11:30:09   来源:中国教育报 夏惠贤    点击:

            导读: 一味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并不能完全提高学习成绩,也就是说,作业时间与平均成绩之间存在着正相关,但超过每周11小时作业量的临界值后,学习成绩反而明显下降了。

            2012年上海学生蝉联PISA测试第一,引起了全球的反响,再次证明了上海基础教育发展的软实力。但测试结果同时也显示,上海学生在校内上课时间为平均每周28.2小时,在参评国家(地区)中位列第9位,作业时间为平均每周13.8小时,高于OECD平均的7小时,位列第1位。

            那么应如何科学看待作业时间量过多的问题呢?

            首先,作业时间过长是儒家文化心理使然。儒家文化注重对完美人格的追求,要求人人达到至善至美,以便出人头地,成为社会中的佼佼者。这种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已成为人们教育子女的出发点,特别是计划生育后,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总之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孩子有出息。一旦孩子在学业上无法达到所期望的水平时,家长便不顾一切地让孩子在学习上加班加点,崇尚“勤能补拙”的价值观,购买与学业有关的参考书籍,聘请家教,或到校外辅导机构去额外增加学习时间来提高学习成绩。从这次测试结果来看,上海学生的平均作业时间为每周13.8小时,而请私人家教的时间为每周1.2小时,到辅导班上课的时间为2.1小时,相对其他国家(地区)还是比较长的。这一现象同样也出现在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韩国。

            其次,分析学生作业时间过长问题有利于把握教育规律。作业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不可或缺。PISA测试结果表明,学生在每周11小时作业时间内,平均成绩随着作业时间增加而增加,但超过每周11小时作业时间后,平均成绩反而下降了。这说明,每周11个小时的作业时间是合理的阈值(临界值),上海学生蝉联PISA测试第一,正好证明了好成绩的取得需要有一定的作业时间量作为保障,即每周11小时的作业量是比较合理的。但上海学生的实际平均作业时间为13.8小时,已超出了临界值2.8小时。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15岁学生正处于中考阶段,为了获得好的成绩而增加学习时间;二是上述儒家文化心理使然,“熟能生巧”、“勤能补拙”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加班加点”、“搏一记”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学生作业时间量过多的倾向。可见,学生作业时间过多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但这也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即把握学生作业时间的临界值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讲清讲透核心知识;需要教师布置更有针对性的作业,提高作业的效率和效能;更需要学生提高学习的能动性,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方面,我们应告知学生家长,一味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并不能完全提高学习成绩,也就是说,作业时间与平均成绩之间存在着正相关,但超过每周11小时作业量的临界值后,学习成绩反而明显下降了。这说明,每周11小时的作业量是可取的,如果低于这个量,学习成绩是不可能得到提高的,但超过11小时的作业量更是不可取的,因为,它与成绩的提高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

            另一方面,减少学生过长的学习时间也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科学规划学生的学习时间,有效把握作业量的度。上海市教委在2011年就已经制定了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笔者曾在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局工作过,2010年长宁区教育局制定了以“身心健康指数、学习生活幸福指数、学业成就发展指数”(三个指数)为核心的发展指标体系,促进每个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为此,我们对作业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即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没有书面回家作业,在三至五年级,规定每周三也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让学生从事满足自己兴趣爱好的长作业。与此同时,为了有效落实作业设计的整体性和针对性,我们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梳理出每门学科的核心知识点。根据核心知识点来设计单元作业指导建议,研究需要有哪些配套的作业作为保障,将作业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内,以此来提升作业的品质。这样,由于作业品质提升了,学校范围内的作业量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学生到校外辅导机构额外补习的时间就可以大幅度较少。

            再次蝉联PISA测试第一,体现了上海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自信,但如何合理地控制学生的作业时间,减少不必要的过多作业,给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则是我们需要认真反省的。(上海师大教育学院院长 夏惠贤)

    欢迎关注天使支教相关公共微信平台,参与相关话题讨论。
    \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综合 > 探索交流 >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