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使支教(乡村支教)志愿者招募
  •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综合 > 探索交流 >
    【阅读】从大学通识教育回看中学生阅读人文经典之必要
    2015-02-17 10:35:18   来源:    点击:

      通识:培育现代公民


      对于通识教育的目标,中外各个大学都有不同的表述和理解。但是,其中有一点是可以成为公分母的:大学的通识教育不是专业教育;大学的通识教育的目标,乃是培养现代公民所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

     

      这种基本素质可以用诸如好人一类的范畴来概括,但是在当代中国语境中,大学通识教育的使命恐怕更为具体而艰难。谓之具体,是因为当代大学通识教育要特别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责任意识、科学精神和世界眼界;谓之艰难,是因为这类要素正是主流社会所不屑一顾或试图消解的对象。就此而言,当代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更为艰难和曲折。


      我本人坚持一种我自己所理解的全人教育理念,将大学生作为一个个独特、完整的生命体而非螺丝钉来培养。所谓的全人,无论如何定义,其前提都是将每个学子作为一个独特而具体的完整生命体来教导和培养。若缺少这样的前提,中国大陆的大学通识教育就是虚假的装饰而已,不过给学生增加新的负担。然而落实这种全人观念,还需要教育体制改革为其提供持久而巨大的推动力。


      而我个人坚持落实自己的全人教育理念的方式,就是试图在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考试方式上推动学生理解古典文献中的基本价值观,在转递知识的同时也尝试思想上的对话,在瓦解的同时也有所建造。在教学内容上,我三易讲稿,最后将教学内容与当代大学生所关注核心问题结合起来,从而藉此挑战、塑造他们的世界观。

     

      目前,学生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包括:痛苦、死亡、虚空、爱情、社会良知、安息日等。通过教学互动和撰写论文,我可以知道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可以知道这些圣经中的基本价值观如何被学生所理解和解释。

     

      正是通过多年的教学,我才深深知道当代中国大学教育之成败所在,才深深感知大学生的迫切需要在哪里,深深感知教师之职责是如此巨大和沉重

      经典:塑造内在价值


      “圣经与西方宗教传统这类课程属于哲学和思想经典的研讨性课程,通过阅读和理解中国和西方的哲学以及宗教经典,旨在帮助学生找到一条进入哲学先贤思想境域的门路。所谓经典,不论古今中外,都会对一定社会中的个人人生以及社会文脉产生出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力。而大学正是传承、倡导经典的重要但非惟一的场域。一所大学,若没有经典为其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内核,就难免陷于专业化的窠臼,有沦为技术培训班之虞。


      对于大陆的高校学子而言,不论是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还是借鉴外国——不只限于西方,还包括印度文明等——的思想遗产,都离不开对古典的阅读与理解。阅读和理解古典对于大陆高校学子的意义可谓深远二字可以概括。所谓,所指的是古典要从内在价值观的塑造上影响学生;所谓,所指的是古典会对学生一生乃至社会生活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于深受急功近利文化苦毒之破坏的中国大学生而言,他们学习古典,首先认识到的一个道理就是,有些著述并不是用来谋现实之利,而是用来达到无用之用,即:塑造人生的价值观,培养独立批判的精神、社会承担意识和追求真善美的勇气。这些价值观、精神、意识和勇气,在一定意义上,都似乎是大而无用的。但是,恰恰是这些大而无用的元素,才构成人之为人、社会之为社会的根本。


      我喜欢打比方,古典会谈论母亲的眼泪,科学也研究母亲的眼泪。对于科学而言,母亲的眼泪可能是由一定的化学分子构成的物质材料,可能是一定生理器官受到外在刺激而形成的物理行为,而对于古典而言,母亲的眼泪可能是对游子的思恋,可能是对受伤儿女的哀痛,可能是对浪子回头的喜极而泣。

     

      对于大陆高校学子而言,虽然世界已进入虚拟的网络时代,但是数千年人类文明所承继下来的古典文献依然是我们后现代社会的根基。人生之树,若非扎根于坚实之处,断不会生长得高大茂盛。这个道理,只有等经历人生的风风雨雨之后,才会有真正的体悟和感悟。而这些体悟和感悟,都可以从历经数千年锤炼的古典中得到滋养和升华。

      挑战:思想的助产士


      我所开设的课程面对是大陆物质主义语境下的8090后大学生。他们在高考指挥棒下生活了18——在大陆,人一出生似乎第一个目标就是考上好大学,然后是找到好工作,接着是缔结好因缘,再生出一个好孩子,最后按照上述四好目标培养自己的好孩子,如此循环往复。所以,中国的孩子非常苦,从一出生似乎就在预备高考,成为四好新人。

     

      我的课程就是想要挑战大学生及其父母甚至广大社会已经奉为最高真理的四好原则这种挑战是通过阅读、理解、阐释经典来取得的。在教学方法上,我本人非常喜欢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就像苏格拉底母亲所从事的助产士工作一样,教师本人并不直接宣告真理,而是通过一定的引导,帮助学生,让他们经历思想的阵痛,然后形成新的思想和观念,更加认识真理,恰如婴儿的诞生。


      举例而言,在讨论到圣经中的安息日思想时,我的学生给予了最为热烈而真诚的回应。圣经中的安息日思想不仅是一种理论或价值观,也是一种现实的实践。在犹太-基督徒文明中,这种思想与实践倡导一种以安息为人生与社会最高目标的价值观,认为一周七日的正当秩序是六日为了第七日的安息而生活,而非相反。推而广之,若人生是一个七日,人生的目标也当是如此。从圣经世界观来看,这里的安息指的是人要将七日中的一日用来与神、人、自然建立和谐美好的关系。

     

      这种价值观彻底颠倒学生们认为司空见惯、理所当然的看法:六日工作,第七日休息是为了下一个六日更好地工作——赚钱更多、成绩更优秀等。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安息日的真谛,我特别总结了安息日中的核心思想,用格言体送给学生。这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让他们背诵下来,而是引导他们去认识这一思想的生动之处,学生们反而非常喜欢,还把这十句话的文字版放到网络上流传开来:


      (1)在人生的马拉松中,我们要给自己的生命开小差的机会,好去等一等、帮一帮别人,欣赏路边的风景——一种慢的从容的舒缓的生活方式,可以随时调整自己,有张有弛!


      (2)空间以及空间中的物质财富,不是生活的全部,反而要为生命服务。我们不清理出物质,空间无以扩展。同样,我们不回归心灵中的时间,则人生缺少深度。所以,要做有深度的人则要与时间建立关系


      (3)在过安息日前,要与一切怨恨和解。自己背上沉重的担子,在安息日跳舞唱歌,伤害的是自己。因此,对一切人一切事心存shalom(希伯来文,意为平安,音译为沙龙,古代希伯来人的常用问候语。——编者注),就放下担子,心灵轻松。


      (4)劳碌让我们知道生命中有负担,安息让我们知道生命中有祝福。但是劳碌是为了我们安息,而非相反,安息是为了劳碌。人与人的差别本乎于此。


      (5)重要的不是我们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外在世界,而是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我们对时间的方法和态度。我们不可能抛弃世界,但是,我们可以对它说不!;对时间说


      (6)我们要向外扩展空间,最后留下的是一把泥土,但我们可以享受刹那的永恒;我们要改变天生容貌,最后的容貌是一把灰尘,但我们可以时时展现shalom笑容;我们企望控制一切,最后的控制是双手的空空,但我们可以好好握住需要者的双手;我们要百分百预知明天,最后的明天无人知晓,但我们可以过一个安息的今日。


      (7)在生命中,一定要让自己安静、退让,让自己有感恩快乐的心,因为安静的自己才会有另外一番天地。因为退让的自己才会有另外一种提升。因为感恩的自己才会有另外一种满足。因为快乐的自己才会有另外一种收获。


      (8)心念一动之处,世界也牵动。心里如要常常保持安息,就会把安息带给他人与自然;人心若不安息,他人和地也不得安息。


      (9)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或她拥有物质财富权力多,而是因为他或她对这一切牵挂少;拥有世界,又为世界所累,就必定失去世界;拥有世界,不为世界所累,就必定得到另外一个世界。占有欲从来无法让我们占有一切,只有失去占有的一切。


      (10)美好的生活应该是时时拥有一颗安息的心,不管外在世界如何风风雨雨沸沸扬扬,自己都随时随处有一片活泼又安宁的心。安息不在热闹繁杂之中,更不在一颗所求太多的心中,放下挂碍,与自己他人自然和好,心里自然有单纯的圣洁。


      少年:国之希望未来


      我在复旦大学教书已有11个年头,此外还曾在复旦中学兼职教学1年,也曾在牛津、UC-BerkeleyUBC等海外高校作过访问学者或者进修学习,我自己的深刻体会是,中国目前尽管在全国高校施行通识教育,但是,正如前面提到的,高考指挥棒对大多数家庭来说还是一道紧箍咒。高考紧箍咒不除——尽管这仅仅是一个原因——中国高等教育难以有大的突破。

     

      虽然存在地区差异,但是总体而言,大学低年级本科生对通识教育也还是非常陌生的

     

      基础教育的片面发展,对大学的通识教育极为不利。作为第一代参与通识教育的老师,我本人深切期望,当代中学生要有意识地结合自己的现实物质条件和自己的个性,开始突破高考重围:在中学阶段,甚至在小学阶段,就开始追求自己的正当兴趣。这些兴趣都是在书本之外,但是又对书本知识有所丰富和完善。这些兴趣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人文经典。


      就此而言,中学生要有意识地阅读一定的经典,学习辩识和批判经典中的思想和观念,敢于尝试探索一些对于自身思想疆界而言的新领域、新问题。一句话,就中学生与经典的关系而言,我给好中学生的定义是:/她不一定是阅读过许多名著的人,但一定是一个通过阅读而具备天下情怀、社会批判意识、对知识抱有浓厚兴趣的少年人

     

      这种情怀、意识和兴趣,看上去非常虚而不实,但是,它们会构成一个中学生实实在在的内涵。样的学生是最有资格进入大学的人,也是后大学时代社会最需要的人,甚至可以说,是我们中国的希望和未来。

     

      【作者 刘平 复旦大学宗教学系副教授,哲学博士  文章转载自 外滩教育】

     

    欢迎关注天使支教相关公共微信平台,参与相关话题讨论。

    \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综合 > 探索交流 >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