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孩子无法承受之重
怪兽家长,狼爸虎妈,父女战争,斗妈大全,父母皆祸害,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说法,都在指陈一个可怕的事实:家庭教育日渐成为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苏以彬、苏晓梅父女间的教育故事,被媒体命名为父女间的“教育战争”,看上去有些耸人听闻,实则是今天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教育状况的真实描述:父亲苏以彬与女儿苏晓梅一同学习、高考、读大学,12年陪读“管教”,12年冲突不断(《中国教育报》2014年4月23日:父女间的“教育战争”)。这场战争把血缘的纽带、人性的温馨、家庭的和睦、教育的真谛,驱赶到荒凉的沙漠、黑暗的深渊、污浊的泥淖、罪恶的边缘,背离了造物主赋予人类的感性、知性、理性、德性、灵性和神性。家长们似乎被一种魔念所控制,都想自己的孩子速成为名牌大学的学生,一夜之间就成为商界精英、政界骄子。他们急不可耐地念叨着坊间热捧的成功学,一定要孩子承载者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希望,完成几代人未竟的理想,正如报道里所说的,“苏以彬高中毕业时,差10多分没能考上大学,他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女儿成为他圆大学梦想的‘埋单者’。‘一定要上大学!’这是他给女儿的规划。”苏以彬的想法里面,有个常见的说法,那就是“望女成凤”。而关于望女成凤/望子成龙,有个说法蛮有意思,也蛮有道理:“没有几个汉语词汇比"望子成龙"更令我不安,事实上这四个字简直令我感到愤怒:有本事你自己成龙好了,为什么要望子成龙?如果汉语里有个成语叫望爸成龙或者望妈成龙,当父母的会不会觉得很无礼?”(刘瑜语)其实,成龙、成凤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是一件不能强求的事。与其奢求成龙、成凤,不如寄希望于成人,成为一个健康快乐、心智发育正常的公民。
在一些家长的潜意识和显意识里,孩子是自己的私人财产、血缘延续,是没有自主选择权利的被动者,是只能被设计的图纸,是大人炫耀的话题,是光宗耀祖的工具,甚至是被铁链拴着、当做宠物一样的遛街对象。而现代教育观认为,父母和孩子之间应具有平等的地位,父母应尊重孩子的人格,父母应尊重教育规律并给予孩子充分而自由的受教育权利。这些具有现代平等意识的进步价值观,在某些家长的眼里,就显得那样迂腐不堪、不切实际,也就无怪乎有这样的惨剧发生了:2014年10月7日,广东珠海的黄某凤女士,为防止九岁的儿子离家出走,用铁链绑住后带回家。(来自西安网:http://news.xiancity.cn/readnews.php?id=177474&page=2)先哲康德认为:“你的行动,要把你本己中的人和其他本己中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做目的,永远不能只看做手段。”简而言之,亦即“人就是人, 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从父精母血结合的那一刻算起,或者稍微往后推迟一点,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算起,他/她就是一个有着独立人格和意志的个体。虽然父母赋予孩子生命,但造物主却赋予孩子灵气。父母不是孩子的主宰者,家庭教育不是命令与服从的代名词。
如果说抽象的哲理令人感到枯燥,那么不妨看看平等的生活细节:奥巴马和骆家辉(美国前任驻华大使)在与孩子对话时,分别是蹲下和跪下的姿态;在美国电影里,成人蹲下与孩子对话,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生活常态。在这一姿态背后,隐含着成人应该用平视而不是俯视的眼光和心态去看待孩子,隐含着成人不应该利用自己身高、知识、地位等先天性优势,去展示权力和威风。“苏以彬将权力一一收回”,“苏晓梅的生活完全被父亲控制”,这些与平等背道而驰的做法导致的恶果是,苏晓梅对兴趣和爱好的感情变淡,失去精神依托之后变得叛逆,用叛逆来报复父亲。
报道里还有一个令人深思的细节:为了“镇住”苏晓梅,苏以彬专门学习了双截棍。“这孩子从小身体素质好,力气很大。我要她听话,首先要在武力上胜过她。尽管很少打她,但至少让她知道不能和爸爸硬碰硬。” 这里实际上暴露出家庭暴力的魔影笼罩在苏氏父女的头上。家庭暴力分语言暴力,肢体暴力,情感暴力。报道里显示出来的暴力倾向似乎兼具以上几种成分。在传统的家庭教育观里,暴力似乎是题中应有之义:不打不成人,打了成高人。事实上,这种说法和做法把惩戒性教育简单粗暴地理解为暴力惩罚。的确,教育包含惩戒,但惩戒不等于暴力,更不是以上三种暴力的总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美国法律规定,父母如果对孩子实施家暴,将会被剥夺抚养权和监护权,并承担刑事责任。
苏氏父女之间的“教育战争”还引发人们思考一个问题:父母是否应该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应该给孩子多大的空间。如果父母以一种得当的方式爱自己的孩子的话,那就应该“给你爱的人以自由”(冉云飞语),给你爱的人以空间,给你爱的人以信任,给你爱的人以宽容。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家庭教育以爱为起点,也以爱为终点;家庭教育以爱为手段,也以爱为目的;家庭教育以爱为过程,也以爱为结果。“爱”不是溺爱宠爱,不是放任自流,不是求全责备,不是借爱之名、行害之实。既然真爱孩子,父母就应该学习教育规律,尊重教育规律,注重教育方法,而不应该为了一己之私,肆意剥夺孩子的生长空间、隐私空间、情感空间,而且往往还喜欢说“这都是为了你好”,以目的的正确来掩盖不择手段的错误。殊不知,只有在手段正确和目的正确同时具备的情况下,才有最终的正义和公平。难以想象,父母像笼养金丝雀一样禁锢孩子的空间,像驯服鹰隼一样剥夺孩子的空间,像种植豆芽菜一样扭曲孩子的空间,这是一种得当的负责任的爱。这些做法的背后,隐藏着父母专制人格的另外一面。
一些家长可能对教育的方法不以为然:不就是严是爱、松是害吗?不就是无微不至地关怀吗?不就是孟母三迁吗?不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吗?不就是管吃管喝管住吗?种种片面的理解不一而足。长期以来,我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都是重结果、轻方法,重目的、轻程序,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说法:“不管我的教育方式怎么样,但起码收到了效果,孩子上了大学,已经爱学习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苏以彬说,“只要孩子好,我做什么都愿意”。
当然,真正的家庭教育绝没有这样简单。试想:一个人以爱惜树苗为借口,成天抚摸树叶、树干,成天浇水、施肥,成天担心树苗遭到风吹雨打、霜冻雪压、电闪雷鸣,那树苗还有成长空间和机会吗?
让我们记住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孩子成长空间的名言:“只有当孩子每天能按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不少于5~7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离开这一点去谈论全面发展,谈论培养素质、爱好和天赋才能,只不过是一些空话而已。”
注:原文来自共识网。原文链接:http://www.21ccom.net/articles/culture/edu/20141229118222.html
欢迎关注天使支教相关公共微信平台,参与相关话题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