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使支教(乡村支教)志愿者招募
  •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综合 > 焦点人物 >
    二十八年苗山情——记湖南省保靖县夯沙乡吕洞教学点教师隆付忠
    2011-08-21 23:31:00   来源:    点击:
    在这些孩子父辈的记忆里,他们也是一路撒着欢,牵着隆老师的手跟进跟出,走过纯真童年的。这组师生同台共演的“特写镜头”在吕洞大山里已连续滚动播放了整整28个年头。而今,依旧进行着。
        支持乡村教育,请参与天使支教(农村支教)

    在崇山峻岭的湘西大山里,有一座形状奇特的山,因山中有一个酷似倒写“吕”字的山洞,当地人突发奇想管叫它吕洞山。吕洞山是苗族人的大山。
    每天清晨,当茫茫的大雾还没散去,在海拔千余米的吕洞山上,总会欢窜着银铃般的笑声,人们知道,该是隆老师领着山雀般的孩子上学的时候了。
    在这些孩子父辈的记忆里,他们也是一路撒着欢,牵着隆老师的手跟进跟出,走过纯真童年的。这组师生同台共演的“特写镜头”在吕洞大山里已连续滚动播放了整整28个年头。而今,依旧进行着。
    隆老师叫隆付忠,现年48岁,是湖南省保靖县夯沙乡吕洞教学点教师。28年里,他把自己一生的情爱给了吕洞山的教育,给了吕洞山的孩子,用自己最朴实的实际行动默默支撑着苗山教育的大厦。
     \
    A、教书育人,关爱学生。28年里,村小教育的千斤重担,隆付忠一肩挑起
    吕洞山是隆付忠人生大舞台,立口是他主要“革命根据地”。
    1984年,因患麻疹无缘高考的隆付忠从乡里民办教师招考中脱颖而出,光荣地加入了教师队伍,成了立口小学一名普普通通的山村教师。
    立口小学地处吕洞大山最深处。那里山高路远,交通闭塞,去乡里开个会要翻山越岭3个多钟头。因地方的偏僻,条件的艰苦,多年来外面的老师进不来,里面的老师留不住。“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老师像走马灯似的来了一茬又走了一茬。山里的教育一直在停停打打拖学区的后腿,没有一点起色。
    隆付忠拣下这副沉甸甸的担子,带着改变山村教育落后面貌的朴素情怀,一声不响的忙开了。
    刀耕火种样的山里教育,艰难而充满希望。
    初上讲台,隆付忠不得要领,一堂课下来,不是学生搔头摸脚写不出个字,就是搬弄手指做不出算术。为提高教学质量,他一方面主动上门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从学区借来大捆大捆的书籍抽空翻阅。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他已熟练地掌握了复式教学的基本要领,学生成绩一下子跑到了学区的前头。
    教书育人,关爱学生。村小教育的大事小事,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村小学堂的哪一副担子都是千斤重担,千斤重担隆付忠一肩挑起。
    吕洞山山大沟深,山路崎岖,学校服务的六个自然村寨像散落在棋盘上的棋子,稀稀拉拉的。有的坐在山这边,有的坐在山那边。张王、俄梨、东辽、桥堡四个村寨离校都有15里以上陡峭的山路,山水的恶劣给孩子们上学带来极大的不便。
    为了孩子们的安全,隆付忠操尽了心。哪儿路面不平,该填了;哪儿杂草又长了,该割了;哪儿路陡需要提醒孩子们,哪儿又会有毒蛇出没,隆付忠了如指掌。他把学生上学路线划为两条:天晴天一条,下雨天一条。每逢春夏季节,河水暴涨,他总是不等天亮早早来到溪边,赤脚下水,躬背为桥,送走东寨的孩子,又去接西寨子女。雨雪天气,孩子们的衣裤鞋袜常常被雨水打湿,隆付忠常常从山里捡来柴禾,等学生到齐,生一堆旺火,待烤暖身子再上课。
    隆付忠是“半边户”,为了教好学生,照顾好家庭,他“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雪天一身冰”每天坚持早出晚归往返家校15公里的山道上。俄梨村每年都有20多个到立口上学读书的孩子,每天早晨隆付忠都要到寨上喊一遍学生,等学生来齐再一起上路。28年他都坚持与学生同进同出的习惯,义务的看管着孩子。一张笑意盎然的脸,给苗山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蔚蓝的晴空。
    有一年春季,开学不久就下了一场大暴雨,通往立口小学路上的小河突然涨起了大水。平时深不过尺、宽不过丈的河水已有齐腰深,七、八米宽。河中铺放的几块跳岩早已没入水中,当隆付忠和寨上的孩子们打着雨伞高一脚低一脚来到河边时,孩子们已经无法通行。为了不耽搁其他村子孩子的功课,他只好跳进冰冷的河水,将学生一个接一个的扛过河。等他把20几个孩子全部送过河时,全身的肌肉已冷起了鸡皮疙瘩,声音变得异常沙哑,但他还是坚持上好当天的课。下午放学,他又照样把孩子们一个个渡到河对岸。第二天,他感冒发烧得厉害,全身虚弱无力,并持续了整整一个星期。尽管这样,他也没有请一天假、停一节课,仍然坚持和孩子们早出晚归,做好每天该做的事情。
    家里去立口的岔路上有一块巨石,那是隆付忠的“瞭望台”,站在这个天然的“瞭望台”上,他可以清楚的看到自然寨通向学校的每一条路。隆老师常常站在这里,注视着每条路上那一个个蹦蹦跳跳幼小的身影,孩子们也知道有一道温柔的目光正陪伴着自己,就不觉得孤独和害怕了。有时,孩子们走到自家的屋檐下,还会向对面山坳大喊一声“隆老师,我到屋了。”看到孩子们都平安到家了,隆付忠才放心的转身离去。
    平时,隆老师有事没事总喜欢在各个自然村寨转转。谁的父母回来了,什么时候又走了,他清清楚楚;谁的父母在哪里打工,又换了什么地方,他也清清楚楚。现在他的手机响得越来越勤了,多是外出打工的父母打来的。电话那头传来的全是感谢、放心之类的话。
    山里条件差,整个蜂糖片只有一个医疗点,一个赤脚医生。面对“残酷”的医疗条件,隆付忠被“逼”成半个医生来,平时到乡里开会他会自掏腰包买点头疼、感冒之类的常用药以备用。可他毕竟不是医生,“如果遇上哪个学生头痛脑热、感个冒,自己还能应付,最怕的是学生得了急症。”采访中,隆付忠深有感触的说。但一年中,还是少不了要碰上那么两三回。2008年4月的一天,正是农忙插秧时节,班上有个叫隆四强的学生,课堂上不知不觉睡着了,隆付忠走上前去轻轻的拍了拍他肩膀问:“四强,你怎么啦?是不是老师的课没讲好,你不喜欢听?”当隆四强抬起头来红着脸看他时,他才注意到隆四强已经发烧了。于是,他马上打电话到村里,要村主任通知父亲已经外出打工的四强母亲来接四强回家看病。村主任告诉他,四强的妈妈已帮寨上人插秧去了,天黑了才回来。时间就是生命。隆付忠赶忙放下手中的课本,对其进行简单的处理后,背起四强朝医院奔去。隆四强个头比较大,一路上,没吃中饭的隆付忠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脚步越走越沉重。过了几条河、爬了几道坡还没见四强的母亲,背上的四强又在不停地痛苦叫喊着,累得实在走不动了的隆付忠没办法只好手脚并用艰难爬行。直到把四强背了20多里山路,送到吕洞村卫生室,学生转危为安后,他才长长地松口气,他的举动让四强的母亲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B、爱心涌动,爱满苗山。为了苗山的教育,隆付忠给出了自己最挚热的情,爱心人士们献出了自己最动人的爱
    穷是山里的底色。让孩子们远离贫穷走出大山是隆付忠最朴实的想法。
    立口小学座西朝东立在山口,是吕洞山蜂糖片6个村寨300多户村民唯一的希望。靠人均不过5分地养家糊口的村民对娃儿们上学读书只送得起供不起。在2006年以前,国家还没有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每逢开学,学生要么来不齐,要么来了交不出学费,为让所有适龄孩子一个不少得跨进学堂门,接受到最起码的启蒙教育。隆付忠常常打着手电和火把披星戴月独自上门,挨家挨户的做工作、作动员,直到这家做通了,又赶忙奔向下一家……村民们被他的热情深深打动了,纷纷把孩子送进学堂来。
      学生来了,来齐了;入学率、巩固率上升了,升到100%。
    三年级学生杨永翠是隆老师从失学边缘拉回来的学生。这个父母残疾,靠外婆拄拐杖下地劳作供她读书的苗家孩子,过早地承受了太多太多生活的磨难,懂事的她不读书了。隆老师心急如焚连夜推开了她的家门,给她鼓劲加油,让她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在隆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小永翠顺利完成了小学学业。像这样得到隆老师关心和帮助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多年来,他究竟救助过多少个学生,转化过多少个孩子,连他自己都已记不清楚了。大家只觉得山里的教育不能没有他。
    \
    为孩子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是隆付忠一直以来的心愿。上世纪六十年代建起的破庙样的立口小学八面来风,巴掌大的泥巴操场尘土飞扬。为改善山里落后的办学条件,他跑学区、找政府、上奔下走、左冲右突,到处化缘。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他的努力下,2007年春,县里把立口小学定为定点支教单位,局里专门下拔两万多元维修资金,他把这来之不易的每一分钱都用在了刀刃上,装玻璃、砍地面,把教室的里里外外打扮的像模像样。
    [page]
    \
    山里艰苦的办学条件和隆付忠执著的办学热情,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爱心人士们像鸟儿一样飞进了吕洞山,飞进了立口小学,献给了苗山教育最动人的爱。
    2007年3月,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长沙梦创公益文化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及志愿者来到了立口小学,开展了“情系湘西,爱心支教直通车”活动,湖南电视台公共频道的记者也跟着两次来到了吕洞大山,把镜头久久对准了大山,对准了山里的学堂,对准了山里的孩子,详细报道了立口小学艰苦的办学条件。
    2007年秋季,广东交通集团邹明琪部长、中国麦田计划陈木哲亚女士、湖南大学学生会干事马金娜等爱心人士带着他们的爱心团队走出车来车往的繁华都市,远涉千山万水相继来到立口村寨实地考察。不管是什么人,隆付忠都以苗家人好客的礼俗热情接待了他们,并如实向他们反映了立口小学的办学现状、学生的贫困情况。面对他的热情和真诚,爱心人士们深受感动,尤其是广东交通集团的邹明琪部长,马上和学校签订了《友好助学合作协议书》,并制定了长期资助计划。如今,广东交通集团已经连续四年资助了立口小学的60余名贫困学生,资助金额达到6万余元。
      爱心涌动,爱满苗山。
      湖南大学的马金娜同学在考察立口之后,将立口小学定为了他们的实习基地,每年暑假,她都要带队来到立口小学支教半个月,教山里的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给孩子们讲山外精彩的世界。更难得的是,他们还积极支援立口小学的建设,先后购置了一对标准的篮球架、近万册图书、一系列体育用具和学习用品,修建了干净卫生的新厕所,极大地改善了立口小学的办学条件。
      长沙市芙蓉区火星小学的20多名师生2007年秋季来到了吕洞山,与立口小学的师生面对面开展了“手拉手”结对联谊活动,与山里的师生同吃同住,体验生活,并把1000本作业本、2000元助学金、几千支铅笔和几千套衣服作为“见面礼”送给了山里的孩子们。2008年,他们又热情地邀请了立口小学的10多名师生到长沙开展结对联动活动,让山里的孩子们游海底世界、看世界之窗,孩子们看到了山外的大世界,增长了不少见识。就这样一来二去,学校和火星小学结下不解的情谊,学生和学校也从中得到了很多物质上的帮助:学生有了许多新衣服、新文具,学校增添了许多新的体育用品,学堂的屋顶瓦片得到了整修和添置。同时,还学到了许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为了让更多的爱心人走进大山,帮助孩子,隆付忠总是任劳任怨,在“台前幕后”忙碌着,用自己的挚诚表达内心的谢意:湖南大学的大学生暑假来支教时,他要放弃十五天的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上课,热情邀请大学生到家免费聚餐,并精心组织简朴而热烈的欢迎仪式和欢送仪式;爱心人士来助学时,他要热情接待,并和他们翻山越岭将资助款发放到学生手中;过年过节时,他要代表学生向爱心人士们发短信或打电话问好!
      2010年秋季,因工作需要,隆付忠被安排到教学质量一直低迷的吕洞小学。在吕洞小学,他不仅把那里的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还把引资助学的经验做法带了过去,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又先后引进了长沙市雨花区德馨园小学来开展“手拉手”活动,迎接了湘西州教育局和吉大师院的领导、专家一行来开展“送教下乡、爱心助学”活动,在今年4月还迎来了湘西州教育局计财科、州贫困生救助站、州驻村工作队到学校现场办公,解决了吕洞小学多方面的办学困难。为了进一步扩大引资助学的规模,他又积极引进了省城的7名支教老师来吕洞片区支教一个学期,让立口小学、吕洞小学、夯吉小学都能从中受益。
    采访中,隆付忠一脸灿烂的告诉我们,好戏还在后头。学校标准篮球架竖起来了,标准篮球场正准备硬化,两岔河搭桥已有了着落……
    C、情倾教育,情动教育。吕洞山一山人的选择,为苗山教育奏响了一曲重教支教的经典绝唱
    虽然,隆付忠是“半边户”,因爱人无职无业经常要和她一起上山下坡做阳春,但他从来没有耽误过孩子们一节课。有时,为了学生,他也顾不了家里的事情,更不能替家人分担苦和累。
    2009年秋季临近期末,身体本来就不太好的父亲肺心病突然发作,急需送去住院。当时又刚好是复习迎考的关键时期,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学习,他只好让弟弟把父亲送到30里外的乡医院治疗,自己能做的就是把身上仅有的200元钱送给父亲。左邻右舍问他为什么不陪父亲去医院,他吞吞吐吐,半天没说出个理由来。这桩事情让他父亲一直埋怨不已。
    \
    在农村,“半边户”家庭的他,家里的责任田要种,自留地要耕,但为了山里的孩子,他把自己豁了出去,一门子心思想的是学堂一摊子事情。农忙时节,妻子多次催他回去,他总让妻子失望。
    “为了苗山的孩子,为了他的学生,他亏欠更多的还是他的妻子。”采访中,隆付忠有些激动的掏出了自己的心里话。1988年,妻子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便留下了腰痛的后遗症。尽管怎么吃药打针,一直都不见好转,再加上常年辛苦的劳作,病情还出现不断加重的情况。妻子好几次提出要带她去湘西州医院检查,隆付忠都以工作忙为由拒绝了她的要求。有一次,妻子竟然哭着对他说:“付忠啊,你还把我当成你的妻子吗?我痛得这么厉害你也不带我去检查,你还算个人吗?”隆付忠一脸难为情的说:“你原谅我吧,我这段时间实在太忙了。”“原谅,原谅到几时?”妻子越说越伤心。“等这段时间教学忙完了,我一定送你去检查。”看着妻子哭哭啼啼的样子,他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才想到自己多年对妻子关心确实不够,心里的愧疚之情油然而生。但因为放不下教学上的事,直到暑假,他才带着妻子到州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是腰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而且情况很严重,再不住院治疗的话就会造成瘫痪。可7000元的住院费对于当时月工资只有150元的隆付忠来讲是个天文数字。没有办法,他只好动员妻子放弃到州医院住院治疗的想法,找到了一家私人诊所,东拼西凑花了2000多元,才让妻子的身体慢慢恢复起来。也许是没有经过大医院的治疗,他妻子的病一直没有得到彻底根治,现在仍时有发作,每当提及此事,妻子总是牢骚满腹、埋怨不断,他也只好无言以对。
    其实,妻子龙四香心里装着一本帐:家里只有1亩多薄田、1亩多瘦土,一年四季靠买米度日。自己又常年抱着药罐子,20多年来做不得体力活,全家人守着隆老师一个人微薄的工资过日子。吃饭是它,穿衣是它,买药是它,两个娃儿读书也是它,龙四香恨不得把钱掰成几瓣用。
     
    最困难的时期是两个女儿同时上大学,每年费用开支不下两万块,仅孩子上学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家里经常入不敷出,闹“赤字”。为补贴家用,隆付忠经常从山上砍来大挑大挑的竹子,挑灯夜战编撮箕、织背笼,隔三差五拿到乡场上去卖,换些花花绿绿的票子。尽管这样,他还大方出手给那些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买笔本、垫付学费,光学费至今都还有千把块未收回。刚开始,妻子常和他闹别扭,后来看到那些实在困难的学生因交不起学费,小小年纪的他们无奈的放下心爱的学业光着脚钻树林,上山打柴、放牛、割猪草,实在可怜,也就慢慢认同了丈夫的搞法。自己干脆省钱治病,改吃地摊上卖得最便宜的草药,把省下的每一分钱给了丈夫。
    从小受父亲的影响,隆付忠的两个女儿在填报大学志愿时,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师范,用行动向父亲这个受人敬重的山村教师看齐。如今,大女儿隆芳已大学毕业,正一步一个脚印的沿着父亲的脚印,走进了吕洞山下夯沙学校教书,对象选的也是老师。二女儿隆翠,今年七月将从吉大师院顺利毕业,她将心甘情愿的回到生养她的偏僻的吕洞山区学堂教书。
    说起吕洞山的教育,隆付忠自豪的拍了拍自己胸脯:“矮坡的施清艳上海交大研究生毕业,俄梨的隆慧已走上了苗乡的三尺讲台,光他手上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就有20多个,有的已成了企业的主管,也有的在当地做起了老板,更有一大层的学生可能是受自己的影响,读了师范,准备接下自己教书育人的接力棒,为落后的吕洞山教育真心实意的做一辈子。”
    从教28年里,隆付忠在立口、在矮坡,在吕洞山区几个最偏远的教学点都辗转过。像块革命的砖头,哪里需要哪里搬。尽管这样,但他的双脚始终没有离开过吕洞山。不管是在哪里,不论在哪所学校,他都能像农民爱庄稼一样热爱着自己的学生,热爱着苗山的教育事业,为苗山孩子的成长挥洒汗水、呕心沥血。去年九月,因工作的需要,隆付忠来到了吕洞小学教书,他起早贪黑又把那里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7年至2009年度连续3年年度考核隆付忠被评为“优秀”,并获县里“嘉奖”;2008年他被县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同时荣获香港沃土社“农村优秀教师金奖”;2011年他又被评为县里“爱心教师”;今年3月被县人民政府记“三等功”。
    分别时,隆付忠将我们一直送到山口。在公路旁即将上车的一刻,回首望去,他站在山坳上,沧桑的脸庞微笑着目送我们,左手很自然地叉在腰间,胸膛挺得笔直。原本日渐单薄的身躯在夕阳下像吕洞山梁上那苍劲的松树,稳稳的扎在那里,很伟岸的形成一个高大的剪影,屹立于苗山之巅。

        如果有兴趣参与推动乡村教育发展,请访问:天使支教(乡村支教)志愿者招募
     

    欢迎关注天使支教相关公共微信平台,参与相关话题讨论。
    \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综合 > 焦点人物 >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