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自己幼时的生活也算不上优渥,但汤玲玲还是被自己所见的一切震惊了。“你知道吗,很多孩子冬天都是穿着拖鞋,甚至光着脚。很多孩子从来就没有一本课外书。他们放学回家之后,不是看电视打游戏,而是烧水、煮饭、喂鸡、喂猪。” 汤玲玲说,她最初牵头举行的是一次捐衣物的活动,这次活动并不算成功,“捐过来的衣服很多都很破烂,而且多数都没有洗过。我不可能把这样的衣服寄过去。”在自己家里,汤玲玲洗着一大包一大包的衣服,“我这辈子都没洗过这么多衣服,两只手上洗得都是伤口。” 之后,汤玲玲决定把精力放到给孩子们看书上。“我做图书室的原因简单来说三句话,孩子们真的喜欢看书,看书真的有用,他们真的没书看。”在汤玲玲多次接触偏远地区学校的过程中,她渐渐发现,与物质的缺失相比,精神的缺失更加可怕,“捐钱只能改变一时,捐书可能改变他们的一生。” “你知道吗,城里的孩子,五年级都可以去音乐厅开钢琴独奏会了。这里的孩子,五年级了连拼音都念不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怎么去消弭这种差别?”汤玲玲想到的是书,书承载着的知识,会公平地交给每个认真阅读的人,留存一生。 汤玲玲相信,她已经找到了帮助孩子的最好道路。此后,汤玲玲开始不断地为甘肃、四川、广西的村级小学捐建图书室。而孩子们的表现,更坚定了她的决心。 令汤玲玲受到最深触动的,是孩子们对书的喜爱与珍惜。 这些在城里人眼中满地乱滚、手脸肮脏的农村小学生们,在有机会进入她建立的图书室时,都会对图书珍而重之——在广西大楼小学这所仅有120个学生的学校里,图书室建了一年多,已经有500多条借阅记录,而书架上的书本却依然干净整洁。 说来简单,但图书室的建立并不容易——购买图书的资金需要解决,图书的物流和运输需要解决,图书室建成之后,汤玲玲还要拍照存证,并且不定期回访,以确定图书室的良好运转。“钱是那么多捐款人捐助的,我肯定要给他们看一下,证明他们捐的钱到位了。” 用平板车将书推到学校 汤玲玲从没有和其他慈善组织合作,她习惯于单兵作战。她开始广泛利用她在厦门的人脉——除了自己在现实中的老板、朋友以外,她还是厦门当地一个网站论坛上的知名人物。而她在这个论坛上发布的捐募帖,也获得了网友们积极的响应。 即便如此,汤玲玲自己的财务状况也因为捐建图书室而捉襟见肘。“整个图书室的成本当然会有详细的核算,书单也都有。但是我自己花了多少钱,这个就没法算了。比如说,我遇到过这样的捐助者,他捐了一笔钱,我拿了钱把书都买好了,他突然反悔了说不捐了,那我只有自己把钱贴进去。” 除了每个月负担家里的房贷,给家人寄一笔钱外,汤玲玲把多数积蓄都用在了这些与她也许只有一面之缘的孩子们身上。为了节约开支,她从1200元月租的房间里搬出来,住进了月租200元的民房。 现在,汤玲玲给每间图书室定下的标准是1500本图书。而图书的内容,则多以带拼音的故事书、少儿读物、科普书籍为主。“你知道,书这个东西不太有人愿意捐,因为是可以留存下来的。很多人捐给我的都是课本,但是孩子们要的不是课本,我也不能浪费邮费寄过去。而且,孩子们的基础比较差,深的书也看不懂。” 于是,汤玲玲对图书室总是亲力亲为,从前期的购书到中期的运输、挂牌直至后期的监管,她都一肩挑起。有时候,山路不通车辆,她不得不用平板车将沉重的书推到学校。但这还不是最艰苦的运书方式。 “在甘肃平凉的时候,有一次我们要去一个学校,但隔着一条河,河上旧桥垮塌了,新桥才造到一半。最后,我们是用人家造桥的挖掘机把书运过去的。书放在挖掘机的抓斗里,人站在挖掘机的侧面,挖掘机就从河里开过去。” 在两年的时间里,汤玲玲过着一种反差极大的生活:一方面,她是城市里威风八面的创意总监,案子多得接不完;另一方面,她在乡间田野上奔走,为了孩子们能多读些书忙得焦头烂额。汤玲玲现在想来,这还是一段辛苦无比的日子。“那时候为了有时间做图书室,经常加班。有一次为了哄我的老板多捐五个图书室,我连着帮他做了好多个案子,通宵做,白天接着上班,累了就打个盹。” 在来回奔波了两年之后,汤玲玲突然萌生出了一个念头:何不索性去捐建地支教呢?她分析道:“一方面支教也是一种帮助,我本身是师范毕业,有高中的教师资格证。另一方面,我到了当地,也可以熟悉当地的情况,之后办图书室的时候,无论是兴建还是监督,都会方便很多。” “孩子们让我变温柔了” 从去年9月开始,汤玲玲来到广西玉林的大楼小学,开始了她的支教生涯。在此之前,她曾经为大楼小学捐建过图书室,知道这里缺老师。“去年还有两个志愿者,但是到了今年也走了。所以我决定去那里了。” 汤玲玲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自己之所以选择广西,是因为广西的天气比较温暖,与她原先工作的厦门也比较相似。考虑到自己身体不好,去广西“不会给那里拖后腿”。 汤玲玲现在在广西玉林大楼小学教五年级的语文与副课,班上有31个孩子。她说,这31个孩子她都一样喜欢。 在一堂语文课上,汤玲玲让孩子们抄写了诗人食指的作品《相信未来》。对五年级的孩子们来说,了解“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内涵的意蕴,似乎并不容易。但汤玲玲喜欢这首诗,喜欢让孩子们读出这首诗。 “有本教辅书上说,相信未来是因为怀疑现在。这不是胡扯吗?”汤玲玲这么告诉我们。她对孩子们说的是,相信未来,所以要努力现在。 “你未来想要做什么呢?你想要变成一个文学家,你想要变成一个大富翁。那么你就要把现在做好,想想你心里的未来,这些未来要怎么实现呢?就要靠你自己的努力。” 汤玲玲喜欢给孩子们发奖品,她总是买来大堆的零食,学生们几乎人手一支她送的笔。但她总是和孩子们说得很清楚,这些不是礼物,而是奖品。“我告诉他们,老师给你们买这些,不是因为老师有钱,是想告诉你们,什么事情值得去做。你们考试不是为了我,也不是为了奖品,你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成长。” 对于以上的这句话,汤玲玲深有感触。在她支教生涯的第一个月,她就体会到了一种无力感——孩子们并不像想象中的纯朴、害羞、听话,“说他们的时候都很乖,再做作业又忘得一干二净。有时候他们不做作业我就把他们留在课堂上,结果家长过来叫嚣,说耽误孩子回家喂猪放牛,你们老师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汤玲玲记得,有一个女孩曾经跟她说,自己不想读书了,回家放牛比较自由。“我跟她说,你坐过飞机吗,你见过摩天大楼吗,你去过迪士尼吗,你知道世界比你们的村子大得多吗?这是你自己的人生,你如果愿意就只做放牛这一件事,那就不要后悔自己的选择。” 汤玲玲相信,应该从理念上改变孩子们,让他们看到更大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更大的门,就是汤玲玲坚持捐建图书室的原因。工作是为了图书室,支教也是为了图书室。她承认,支教者的队伍并不少她一个,图书室才是她的终极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