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教他们唱歌,更没人见过乐器。”2006年底邓小岚把家人用过的和朋友们捐送的手风琴、小提琴、电子琴和吉他等乐器、乐谱带到了马兰村。三年来,她用6把小提琴、3个手风琴、3把吉他、10个电子琴,将孩子们培养成为一个马兰山村小乐队。 “先从识谱开始教他们,然后手把手一个一个地教拨弦。”但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会,几天不练又全都忘了。就这样,反反复复一年之后,小乐队终于能在一起合奏第一首歌——《雪绒花》,那一次,邓小岚和孩子们都开心得不得了。 随着周围村庄的合并,马兰小乐队已经从之前的8个人变成了现在的20个人,而邓小岚的学生也一下子增多到了60多个。 除了教学校里面的学生,邓小岚现在还要教学校里面的老师。她认为,只有本村有了好老师,一届一届的学生都能受益。 登上北京舞台 帮孩子一针一线改衣服 2008年10月,在北京中山公园,来自马兰村的小乐队身着整齐服装开办了一次小型音乐会。 但人们很少知道,孩子们的演出服看似普通,其实倾注了邓小岚的心血。几十个学生的蓝色衬衣都是邓小岚一针一线地改出来的。 邓小岚说,当时由于孩子们的制服不太好买,她将就着买回来女式衬衣,然后把腰际线全部拆掉,再一针一线地缝改而成。 就这样,6年的时间,这些见到外人就会怕生的孩子们,竟然成长成了能登台演出的“小艺术家”。 “除了用音乐陶冶情操,更希望可以拓宽孩子们升学和就业路子。”邓小岚说,希望她带来的音乐可以改变孩子们的人生。 搭建样板间 让村民学会用太阳能 除了教当地的孩子们唱歌,组建乐队,邓小岚也在努力地改变当地村民的生活。 一开始来到马兰村,邓小岚发现村民们的卫生习惯很滞后,“尤其厕所,就是在粪坑上搭个石板,夏天苍蝇飞蛆爬,下雨泥水流”。 为了说服村民改变现状,她反复和村民说:马兰风景秀丽,又有红色的革命历史,很适合搞旅游。但发展旅游必须有方便的卫生条件,太阳能热水器洗澡、冲水厕所是必需的硬件建设。 但一开始村民不理解,怎么能把厕所建到房间内呢?那还能住人吗?于是,她在复建马兰小学时,给村民们建了一个样板房间:屋外是太阳能热水器,室内有个带冲水厕所的卫生间。 样板房间建好后,看到了便捷的村民们也开始效仿。现在,已经有4个村民盖新房子时,采用了邓晓岚为他们设计的图纸。 邓小岚说,她希望能为马兰村的教育和发展争取更多资金,帮助村中修路、架桥、绿化,在村里建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 为村里“拉赞助” 乡亲们竖起大拇指 现在,提起邓老师,整个村子的人全都竖起大拇指,村民们纷纷感叹邓老师让他们的生活改变了不少。 “你看看我们家房子就是邓老师帮忙设计的。”住在村子南边的老王兴奋地领着记者去参观。在老王师傅的家里,不仅有着和城里人一样的大客厅,还有旋转楼梯以及一个大大的浴缸。 “我最不会做公关,但我有同学和朋友,我可以联合他们一起来帮助马兰村。”邓小岚说。 她回忆,有一次,一个在江苏的同学请邓小岚去讲党课做交流。但邓小岚问人家能否赞助她建希望小学。结果,那一堂课让邓小岚意外获得4万元赞助款。 邓小岚慢慢改变着整个村庄,她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践行着父辈的理想,为这个村庄无私奉献着,将这个革命的村庄发展成了一个音乐的圣地,整个村庄也因为音乐而变得充满活力。
欢迎关注天使支教相关公共微信平台,参与相关话题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