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之行后徐准内心燃起了去云南支教的激情。 丁嘉 摄 2012年年头的一天,徐准向公司递交了辞呈。递交辞呈前,他是一家跨国上市公司的总经理,年薪百万。递交辞呈后,他不再是徐总经理,而将成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小学老师。43岁的他毅然决定做一名志愿者,到云南永宁乡支教一年,捧着一颗心去,做孩子们的徐老师。 43岁辞去上百万年薪工作放下一切去云南支教 那么好的事业和未来,怎么就中途放下了?怎么就舍得放下?这是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后的感慨。徐准告诉记者,“2011年,我参加了很多葬礼,很多人的年纪跟我差不多,有几个是很优秀的企业高管,却这么早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当时对我心里的触动很大。”有所感触的徐准问自己,如果只剩下5年的生命,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第一个浮现在脑中的答案就是支教老师。 从来没给学生上过课,小时候的理想也不是做老师,但徐准却一直很关注农村教育和支教老师这一群体。徐准告诉记者,曾经读到过国内外媒体对中国农村教育的一些报道,觉得这些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基础教育很需要外界的关注和扶持。以前就有去那里亲眼看一看,给当地孩子做支教老师的想法,但是一直放不下手中的工作和家庭。“现在我想明白了,最想做的事情现在有机会不去做,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我舍得把所有放下,去完成自己最大的心愿。” 只身一人赴当地先期考察代课教师现状坚定其支教心 从上海飞到丽江,再从丽江坐7个小时的大巴前往永宁乡。去年年底,徐准只身一人前往云南进行先期考察,第一次见到了这个位于宁蒗彝族自治县的永宁乡。虽然离泸沽湖景区只有20多分钟的车程,但是永宁乡的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当地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只有900元,是个国家级的贫困县。 徐准先去了在山上的刘家村小学,山上没电、没信号,更没有盘山公路,能上山的只有人和马。徐准足足走了4个小时的山路,3000多高的海拔,有时候走得连气都喘不过来。 当地贫困的经济条件根本无法支持教育投入。徐准眼前的这所村小,木头搭建的校舍陈旧不堪,屋顶的瓦片、室内的课桌椅、学生的衣服甚至是午餐都来自于一家永宁助学机构的资助。村小只有一个老师,要为学校30多个学生教授全部科目,类似的村小当地还有5个。“那里注册的小学生近2000人,完整小学和村小编制内真正能上课的老师只有80人,每周要上将近30节课,都是超负荷工作。教师缺口非常大,只能靠编制外的志愿者一批又一批地去接力,我当时就决定成为接力的其中之一。”徐准说。 “我是去教书的,不是去感动自己的” “我12月底去的云南,回来后1月份就把辞职报告交上去了。”徐准说,公司到现在还没批准他的辞职报告,甚至提出了由公司出钱聘请两名支教老师,代替徐准去永宁乡支教的建议,为的就是把徐准留下来。 20年前,徐准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个最普通的职员一步步升为销售主管。出国攻读MBA回上海后,他依旧选择这家公司,担任总经理职务的他一干就是10年。徐准在这个公司工作了18年,对公司的感情可想而知,但是这一次他说自己去意已决。 回国后的这几年,徐准一直很热心做公益,多次为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捐款捐物,也帮助过因家庭特困而无法升学的孩子重回学校。徐准说一直以来,他做公益就是为了去帮助别人,而不是为了追求一份感动。“这次也一样,我是去教书的,不是去感动自己的。”徐准说。 在徐准关注农村教育的同时,很多人同样关注着这个领域,体验式的支教志愿者队伍也越来越壮大,有去支教两三个月的,也有去体验两三个礼拜的。在徐准看来,很多年轻人体验短期支教,或许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更完整,或许是为了感动自己。“这些志愿者的行动很让人敬佩,但也许有的人会追求离别时孩子们的依依不舍和眼泪,成为一生难忘的回忆。不过我不会这样想,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把这些学生的英语成绩从16分教到60分。”徐准说。 捧着一颗心去做好扮演“魔鬼”老师的准备 从云南回来前,徐准和当地的一所永宁完小已经沟通好,会在今年的3月或4月过去担任英语老师和计算机老师,支教一年。“相比短期的体验式支教,在那里做足一年老师更能帮助孩子们取得实质性的成绩进步和提高。”徐准告诉记者,自己买了很多教参,最近常常在想过去怎么做一个好老师。“过去之后,我会布置很多作业给孩子们,还要跟每个孩子的家长沟通,让他们督促孩子读英语。基础教育讲究的是反复巩固,英语更需要勤学苦练,不可能每个老师都是天使,我已经做好扮演"魔鬼"老师的准备了,只要能够让孩子得到真正的进步。” 徐准拿出在永宁乡考察时拍的照片给记者看,暗沉的校舍院子里有两棵一米高的小树,阳光照射过来,叶片显得更加鲜绿。“这是孩子们亲手种下的树,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两棵小树刚刚长大,很有生命力。”对于未知的支教生活,徐准对自己有信心,一切都像这两棵新生的树一样,充满着希望。 》对话 记者:在永宁乡你看到了什么,让你最终下定决心去那里支教? 徐准:最打动我的还是孩子们的淳朴。他们的生活很苦,那么小的孩子每天一个人来回四个小时走山路上学放学。那天中午我看到孩子们蹲在教室外吃中饭,风吹起的尘土飞到碗里又飞到一个小姑娘的眼睛里,看到揉眼睛的孩子觉得特别心酸。孩子们很懂事,在半路上只要看到老师,就一定会挺直了身子,毕恭毕敬地说一声老师好,这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很让人动容。 记者:为什么选择在人生的这个时间段放下一切去支教?家里支持吗? 徐准:义务支教不是一件想走就走的事情。很多人有这份心,但是却没这个条件。20多岁的时候开始成家立业,走不开。30多岁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事业又到了一个上升期,更加不舍得走开。可是年纪再大一点,身体和精力上恐怕又达不够。现在对我来说,正好到了一个时间窗口。我的女儿现在读小学,父母的身体也很健康,离开一年不会太大地影响他们的生活,家里人对我的做法都很赞成,从以前到现在,他们都很支持我做公益。我在这家公司工作了18年,在基础管理、运作管理方面都有了我自己的心得。我有一技傍身,不怕回来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现在是时候完成我最想做的事情了。 记者:支教的形式有很多,时间也分两三个月,甚至两三个星期的,为什么决定支教一年? 徐准:当地学校的老师跟我说,孩子们很喜欢从各个城市来支教的老师,但是两三个礼拜过去,支教老师走后,当地的老师更痛苦,因为学生还是要考试的。很多支教都是短期的,像过一种体验式的生活。来体验支教的老师更多给予孩子们的是陪伴,和孩子们玩在一起,虽然很好,但是有时确实也会延误教学进度,对孩子们真正的成绩提高起步起不了多大作用。我觉得要真正帮助孩子提高成绩,至少要待上完整的一个学期,我希望通过未来一年的时间,帮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记者:对于未来的支教生活有什么计划和打算? 徐准:除了教学生英语和计算机,我还准备走访每个代课老师,调查这个群体的现状。我去的那阵听说一个校长刚得了脑溢血,他们这样超负荷的工作,工资那么低,既没有体检,也没有任何福利,很难留得住人,学生的教育就更没有保障。希望通过第一手的调研资料,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改善堪忧的现状。 欢迎关注天使支教相关公共微信平台,参与相关话题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