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使支教(乡村支教)志愿者招募
  •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综合 > 焦点人物 >
    【导师专栏】许锡良:教师教育不仅仅是技能训练
    2015-07-10 15:45:13   来源:网络    点击:

    长期教授公共《教育学》、《儿童文学》、《逻辑学》、《教育哲学》及教育改革专题传统文与教育专题课,任职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前广东教育学院)教育学院。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教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

    此次参加沙龙本来是准备只带耳朵,不带嘴巴,认真向大家学习的。但是,前面的几位专家发言非常精彩,激起了我的一点表达的欲望。刚才有在场的老师对我说,希望能够听到我的发言,否则此次沙龙会留下遗憾。我很感谢,对我有如此期许,令我诚惶诚恐,内心不安。非常感谢!

    刚 才叶老师说他对顺德区的新教师作了抽样调查研究,得出了师范培养应该注重的几个方面,我认为说得非常好,概括得很全面,很有启发意义。唯一遗憾的是调查抽 取的样本太小了。因为这630多位新老师,只抽取了80位做样本,其实要获得630个样本也并非难事。上个月我应邀给这630多位新教师作了一次讲座,我 在开讲前报了我的手机号码,结果当场就有近200位老师加了我的微信,倘若要做调查的话,通过微信就可以向他们发调查问卷,回收率可以做到100%。这样 准确率会更高一些。

    从这件事,我想到的是,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教师应该怎样当,教师教育应当怎样来做?这是一个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

    当 MOOC课程从大洋彼岸像旋风一样刮到中国的时候,我们如果还按照传统的教师观念,传统的教师教育培训模式是不行的。比如师生交往的方式已经发生了许多根 本性的变化。从以前的纯粹的现实世界,变成了现实与虚拟世界同步进行,从从前的线下交流到线上与线下交流同时进行,以前师生交往主要是课堂上,现在的课堂 与课外已经很难分辨。许多学校并不知道这种情况的变化,还在用老一标准衡量现在的教育与现在的老师和学生。

    比 如,前个月,有一个山区来的校长到我们学校的校长班培训,培训之余到我们学校的一些课堂转了转,发现我们有不少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回去之后就在自己学校 的教师会议上声称,以后永远不进广东第二师院的学生,而且还要号召当地别的学校也拒绝接受二师院的学生。我不排除一些学生上课用手机玩游戏做与课堂无关的 事情的现象,但是,这事要用到我这里,我的学生肯定是冤枉的。因为,我上第一节课,就要求学生存我的手机号,然后加我的微信。我有许多阅读材料都放在微信 上,平时的交流探讨也多在微信上进行,包括个别的辅导、交流与对话。课堂与课下的界限是很难分开的。甚至某些考试也是在微信上进行的。如果看到我的学生在 利用手机学习,就判定这样的学生不能要,至少对我来说是很冤枉的。

    刚 才李老师说她了花了40万元建立了一个教师教育的实验室,上海某重点师范大学利用1000万元建立了这样一个教师教育的实验室,我自己只花了3000多 元,每月100多元的费用就在手机上建立了这样的教育交流平台,效果同样的好。我现在手机里有1500多个信友,其中300多人是学校的学生,不仅有广东 二师的学生,还有全国其他学校的学生。我每天发5到10篇思想性、学术性与知识性较强的文字资料,从多方面让学生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同时, 我因为教学生“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课,也需要有多种不同观点的文字资料,通过阅读训练思维,这是很有必要的。现在移动改变生活,也正在改变学习方式。商业 领域正在向电子商务化发展。将来的商业,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教育领域呢?也正在向可汗学院、MOOC课程与翻转课堂转化,传统农业的教育是个别 化,也只能小规模化;工业化的后果是班级的出现,在大规模化的同时,却再也无法个别化、个性教学;而在互联网时代,个性化与个别化,以及大规模化可以同时 实现。这个世界越来越扁平化了,知识信息的获得越来越容易,对教师的要求是要有问题意识,要有创新意识与综合运用知识信息的能力。

    现 在的一些教师教育没有跟上时代的节拍。比如说,从前大家诟病比较多的是教师教育理论性的东西讲得太多,能够落地的操作性的东西太少,现在是矫枉过正,教师 教育几乎完全被弄成了教师技能培训。我的观点是,教师这个职业真正技能性的东西其实是很少的,一个好的理论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常常就是最好的实践。因为,教 师这个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教师劳动的手段与劳动的主体同一性,教师观念的改变直接影响教师行为。其他的职业只要利用自己部分的能力,形成某 种技能就可以胜任,比如,一个面包师,完全不用考虑他是男的还是女的,是高是矮,是胖是瘦,甚至也不要求性格是好是坏,只要面包做得香甜可口,符合卫生标 准就可以了。但是,教师这个职业不行,教师身上的任何元素都会影响一个教师的形象。教师是靠一个整体的人的形象来服务学生的。教师某个意义上说就是靠自己 的言行举止,甚至衣着扮相来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做人的榜样,教师这个职业是以一个完整的人的形象在工作的。因此,教师的职业技能如果说存在的话,也是作为 人的整体而存在的。比如教师的语言,那其实不完全是训练出来的,而是一个人的学识、教养与内心世界的自然反映,教师的语言不能等同于一个人的口才,而在于 交流对话得恰当。而一个内心充满爱意与尊重的人,无论怎样说话,都将是比较得体的。再比如,传统教育很注重一个教师的字写得怎样。因此,作为师范生“三 字”训练就很重要,因为“字如其人”,字就是一个人的门面。古人读书先要练字,因为字的好坏会影响他的仕途。但是,现在黑板在学校用得越来越少,电子书 包、电子白板越来越普及,教师即使有一手好字,也被键盘毁了。我们现在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当然,作为传统艺术与文化瑰宝,我以为还是要继承与发扬,但 是,写字作为一种生存技能确实被大大降低。将来不会写字的人不是不会用笔写字的人,而是不会利用键盘的打字的人。现在人们的交流普遍是上网,方便快捷。除 了情人要表达忠心爱意,留点字迹作为永久纪念之外,谁还会用毛笔与钢笔写信?

    把 教师教育变成一种纯粹的职业技能训练是一种严重的误区。教师的成长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他首先喜欢当一个教师,喜欢才会深入钻研,才会工作不累,才不容易 产生职业倦怠。教师这种职业的门槛不能太低,这里的门槛不纯粹是学历,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未必适合当老师,甚至当一个小学老师。要承认有些人天生就是不 适合当教师的。教师这种职业其实比一般的职业对人的天赋要求更高。因为,教师是以完整的自己在工作,其他的职业就未必如此。因此,相对完满的、健康的人 格,健康的身心与善于与人交流沟通的人格特征,还有就是对知识、思想与智慧的热爱,成为一个教师最重要的条件。有些人天生就是一个好老师,其实用不着太多 的培训,有些人即使天天培训,恐怕也难成为一个合格教师。人的差异性决定了,有些人成为教师,完全是误入歧途,他如果去做别的职业可能是非常优秀的,而来 当教师就会很糟粕。比如陈景润这样的人就是这样。

    一 个好教师一定首先是要热爱当教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教师最好的发展方式就是自主发展方式。有了兴趣,知识不够,他会通过阅读提高自己。技能不行,他 会自我训练。学力不足,他会寻师访友。经验不够,他会认真积累与反思。这个过程,只要给他自由的空间,给他成长的平台就够了。

    一 个新教师,究竟要怎样来评价?如果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工作经验的老教师的经验来衡量自然是不够成熟老练,但是,成熟老练的同时也会有弊端,那就是可能会 因思想固化与经验老套而停止学习。如果说互联网时代一个新教师有一种最重要的能力的话,我以为那就是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并且有不断学习的热情。

    当 然,也存在一种误用电脑新工具的现象。比如,当今教育部对大学的评估过度追求数字化,把许多老师逼向SCI论文量化因子,而完全忽略活生生的课堂与活生生 的学生。再以大学教师为例。一个大学教师被教育部的电脑系统分割成一堆数字。对大学教师的评价是不能够完全数据化的。数据的东西只能够说明部分外表的问 题,而不能够说明教育里的核心问题。比如,作为一个大学教师,最重要的是对学术研究的热情以及与学生交流探讨的热情,这两种热情是一个大学教师最重要的因 素,但是,这种热情能够化成数字存入电脑系统吗?还有作为一间大学,最重要的学术自由与浓厚的学术氛围,这种大学精神,也是无法用数字测出的。教育部用一 个管理系统企图控制全国每一间大学,这是荒唐的。现在每次管理系统要我出示一个教师的数字的时候,我都出示最低版本的那种。那上面有我的年龄、工龄、教 龄,学历之类,但是,不能够说明更多的东西。而且那根本不能够代表一个作为大学教师的我。这些年来,我也不极力跟随这套评价系统走,否则,我就会变成一个 非人,我得为中国的大学留点自由思考的种子。如果有一天,被这套评价系统评为不合格而下岗,我相信我凭自己的实力也会有谋生的本领。

    教 师教育要市场化。不承认教育存在市场,不承认教师的成长也是一个市场引领的过程是不现实的。教师的教学过程要理解为向教育市场推销自己的过程。学生就是你 的客户,你的专业知识、人格魅力与丰富思想、深邃智慧,就是你的产品。你的教学方式就是你的营销方式。一个教师的教学是否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要看成是这 个教师面向学生、面向社会营销自己是否成功。将来的学校内部的课堂会逐渐走向社会,“学校即社会”,“社会即学校”,当年由杜威与其学生陶行知先生说过的 这两句话在互联联时代可以完全实现。校内的教师产生校外的影响力,这在过去只是一些名牌大学里的名牌教授才能够做的事情,今天美国的雷夫老师、热血教师这 些纯粹的小学教师,通过互联网也来到了中国。还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MOOC课程也开始席卷中国,教育真正的革命其实已经来临,现在要追问的是:我们准备 好了吗?

    2013年12月28日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综合 > 焦点人物 >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