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使支教(乡村支教)志愿者招募
  • 当前位置:首页 > 天使学院 > 支教研究 >
    大学生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到农村支教
    2007-07-31 10:44:00   来源:    点击:

    大学生到农村支教的学校一般都是到农村乡镇中小学,生活条件比较艰苦,需要我们有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当年所倡导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有对农村教育事业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献身精神。
     


    你适合到农村任教吗?
     

      近年来,为解决农村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匮乏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支教政策和相关支持措施。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与鼓励下,大批学生纷纷加入了支教队伍。那么大学生究竟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到农村任教呢,我们可以先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以便于我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选择。
     


    梦创公益的支教志愿者在给学生上体育课


      个人特质是否适合到农村任教

      首先,我们要对自身的个人特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的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职业性格是否适合担任农村教师。

      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支教的学校一般都是到农村乡镇中小学,生活条件比较艰苦,需要我们有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当年所倡导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有对农村教育事业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献身精神。

      另外,还需要我们对农村文化的认同,农村教师只有对农村、农村生活、农村教育充满积极的情感,才能认真、潜心地从事农村教育工作,踏踏实实地为农村教育奉献青春、热血。

      职业兴趣

      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地、愉快地从事该职业。Holland认为职业兴趣可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

      从教师职业本身来看,职业兴趣类型为“社会型”的人更容易适应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需要,“社会型”人的共同特征是:喜欢与人交往、不断结交新的朋友、乐于助人、善言谈、愿意教导别人;关心社会问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寻求广泛的人际关系,比较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

      职业性格

      农村教师的职业性格更偏向于MBTI测试中的ENFJ(外向、直觉、情感、判断)型,这类人在精神上有极强的哲理性,善于言辩、充满活力、有感染力、能影响他人的价值观并鼓舞其激情;能帮助别人成长和进步,具有煽动性,被称为传播者和催化剂。

      由于农村教师职业环境的特殊性,还需要我们的毕业生具有活泼开朗、勇于面对困难与挫折、自信、敢于吃苦的性格特征,生活自立自理能力强。

      是否具备到农村任教的知识和能力

      我们还要知道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是否符合农村教师的素质要求。作为一名农村教师,需要我们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农村教师,需要具备所教学科的扎实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比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在我国,由于农村学校特别是边远山村小学规模小,平行班不多,而教师编制又紧,“一专多能”的教师就显出更强的适应性。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语文、数学、外语(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9门课程,其中在乡(镇)中心小学校的教师要担任2-4门课程教学,在村小学校的教师要担任3-5门课程教学。在农村初中,除语文、数学、外语等课时多的学科外,一般要求教师担任2门学科课程教学。在许多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教师除了担任班主任之外,还要兼任生活管理教育工作、日常开展活动等等。

      掌握现代教学方法。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掌握教育教学方法;要勤学善思,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农村教师还必须具备从事教育工作的多方面基本功和基本技能。例如,写好“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说好普通话,掌握音乐、美术、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会做教具、绘图、制作标本和模型的技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技能。大学时期有一定的家教、助教或教师实习工作经验的学生会更快地适应支教工作。

      较强的表达沟通能力。这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表情达意的重要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差,不但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甚至会使一些教师丧失做好教育工作的信心。同时,农村教师还应具备从教地处区域的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表达能力。这样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有助于教师与当地农民群众心连心,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关系。

      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环境适应问题是支教大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这不仅体现在支教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交通闭塞、生活条件差等方面,也包括人文环境的适应方面,即支教大学生自身角色转换与当地文化的适应问题。当代大学生接受的是开放、自由的教育,而支教地区大都比较封闭,因而对现代的一些文化观念还很难接受。比如在上音乐课的时候,一些流行音乐的教学就很令当地的老师家长反对。另一方面,当地的一些文化观念也会对支教大学生造成冲击,例如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观念等。另外,对当地方言的理解对大学生也是一个考验,要与学生、家长、村民建立良好的关系,必须主动去与当地村民沟通。

      不断学习开拓创新的能力。这是一个教师不断丰富、提高自己的学识、能力、思想等方面所必须具有的能力。农村教师要确立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更适合农村的中小学教育。

      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职业环境是否了解

      大学生除了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之外,还要对农村教师的职业环境有所了解,包括农村支教的生活环境、教学环境、当地的文化环境,还有国家有关支教的相关政策支持等。

      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有两大特点:一是对教师能力要求较高。由于受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和学校教师编制的限制,不可能配备完全达到农村学校教育工作需要的教师数量与合理师资结构。而在农村学校,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获得发展,首先要求教师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教师是“多面手”,进而要求教师是个“全才”,可以同时讲授多门课程。而现在农村最缺乏的就是英语、音乐、美术类的教师。二是工作的艰苦性。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条件较差,在地理环境特殊、人烟稀少的山区、牧区等地,生活、工作的条件则更加艰苦甚至恶劣。如在一些高山、高原、高寒及牧区、半农半牧区和荒漠区,80%左右的初中生、50%左右的小学生需要寄宿。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给农村教师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

      2009年教育部力争招募10万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计划服务期限为3年,工作期间生活补贴的标准按国家规定的事业单位新录聘用人员的工资标准和增资办法执行,按月发放;每人每年发给一定的交通补贴;同时由各县(市、区)负责为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未实行医疗保险制度的乡镇,可在县级医保机构办理);年度考核合格者,由省财政按每人每年奖励5000元的标准,直接发放给本人(对借有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奖励款优先用于还贷);今后各地农村学校教师岗位出现空岗空编,必须优先录用农村教师特岗计划服务期满的毕业生;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报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员、研究生时,给予一定加分,并同等条件优先考虑。

      总之,大学毕业生在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到农村任教时,一定要综合考虑自身的基本特质,结合自己对职业环境的认识,再对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查询、专业的职业测评系统、生涯人物访谈、个别职业咨询、关注媒体报道等途径和方式来帮助我们认识自我和职业环境,让我们更好的做出决策。
     

    当前位置:首页 > 天使学院 > 支教研究 >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