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使支教(乡村支教)志愿者招募
  • 当前位置:首页 > 天使学院 > 支教研究 >
    形如槁木----五哥做支教组织的经历感触
    2012-05-20 17:48:02   来源:中国支教联盟 作者:飞翔的五哥    点击:

         
        七. 志愿者的价值之二:免费砖头、还是蜡烛与桥梁?
        对于这个叫“山区农村教育”这个正在修建中,但又缺乏建筑原材料的大房子来说,志愿者是不是充当了一块“免费砖头”呢?当然,对于缺乏村料这点来说,踏踏实实当一块砖头,也不失为做出贡献。
        但我们能不能做更多一些呢?“Word hard”,还要“Word smart”,既然做了,能不能让自己的价值更大一些?
        我们在挑选志愿支教者的时候,除了素质能力,更会注重实效认真和责任心。这也是外来志愿者可能做得比代课老师强的地方。因为代课老师能挑选的不多,工资少,半数以上在教学时缺乏责任感和认真。
        在这个角度看,外来志愿者是充当了一块“大”而“高强度”的砖头。
        还可以做得更多吗?
        当然可以!
        我认为外来志愿者更多应该是蜡烛和桥梁。就是通过自己一年半年的实地支教,着实地影响身边的人(大家都知道,口上说支教,和通过自己实在去山区呆一年,那种影响震撼效果对身边朋友是完全不一样的,后者强烈得多),就像蜡烛一样照亮更多的人,并搭一个桥梁,让外界能对山区进行有效有用的帮助。
        这还有两个前提:一,踏实做事;二,方式要对。
        若从单纯的工酬收入计算的话,一个普通都市人,打份工好好做的话,二三千收入一般都能有。若觉得自己不适合去支教,倒不如好好工作,拿出四五百元去资助一个代课老师。
         
         
        . 幕间----外来物种,我们是“土豆”,还是“水葫芦”
        可不管怎么说,我们志愿支教者对于当地人来说,是一个外来物种。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当地人对我们非常的欢迎和完全的配合,这是不可能的。我们能为他们带来真正的好处吗?还是间接威胁了一些当地人的利益?
        作为外来物种,我们志愿者到底是做有益的“土豆”(土豆原产于南美,清初引进我国,是干旱地区的高产食用作物,在西迁人口方面对人类文明做出重大贡献),还是有害的“水葫芦”(1901年,水葫芦从南美洲引入中国,当初被视为优良的青饲料,在全国推广种植。但水葫芦泛滥成灾,遮蔽了阳光,夺去了水中的养分和氧气,使许多原生物种消亡,它的疯长还阻塞了河流航道。目前,我国每年用于治理水葫芦灾害的费用都在5亿元以上。)
        由于生活习惯、方式和当地老师完全不一样,人相处难免有闲言闲语的。再加上外来义务支教老师,的确不经意地威胁着当地老师的板凳(不能说饭碗,至少他们会认为),另外志愿老师的认真和保持热情,包括义务的性质,也在道德心理上对部分当地人构成威胁感。
        换句有点不好听的,我们就算做得九分的好,别人可能只认同二三分;但有一分的错,就会扩大到八九分。
        所以,支教志愿者要时时提醒自己各方面都得做好,包括教学和与人相处,要在教学认真负责上和相处随和上让别人无所挑剔,这样才能立得稳脚跟。但不管怎么样,闲言语是难免的,在哪个单位和社会都一样。之所以费很多功夫讨论明确我们这样做,是有意义和正确的,才能更好清晰地坚持我们的梦想。做公益志愿本来就是个比较超前,不为多数人所完全理解的事,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大大小小的困难和挫折,有一个清晰的意义,才不会被这些小困惑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然,看我们做的有没有意义,最直接的就是看学生喜欢你不?当地村民和家长欢迎你不?人民的眼光是雪亮的,只要他们认同,我们所忙的就不是白做。
         
         
        .我的志愿者之路一:葛朗台还是烧酒老头?
        (应《城市之恋》之邀,先写这一部分)
        五哥是从06年8月离职开始,这一年全职纯义务做志愿。应该叫“经营志愿事业”!
        离职前,我工作十年了,一直在涂料行业,离职前的是一所台资公司,我在那工作了七年,职位做过实验室主管,也做过市场行销部主任。若从实验工作服----白大褂的领子来看,五哥也算得上叫“白领”。当然,现在“白领”不吃香了,“金领”,“钻领”才高档。
        五哥离职前的工资收入,在同龄人中只算一般般,当然提出来足以吓唬刚毕业的大学生,但也远远不至于到这个程度“有些人听说我辞职了,义务做志愿,就以为五哥是赚够了……”
        在自己的生活圈子中,同期的同学朋友有不少正在努力创业赚钱。按他们的想法是:“趁现在年轻有精力,努力赚很多钱,然后就可以完全放松下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而有些稳定工作的人,收入也不错。就作理财,买房买车买基金炒股票,买第二套房子买保险为下半辈子打算,感觉目的是为了退休后生活衣食无忧……当然这想法不错,我也羡慕他们具有这个能力和条件。但五哥倒在嘀咕一件事:“难道人生最黄金最高峰(25-45岁)的时期,就是为了拚命赚钱,只为老了有个保障而已?”
        是什么促成有这个想法呢?存在于“未来”的威胁和不安全感,担心老来潦倒无所依靠,还是金钱最实在吗?
        还是普遍“浮躁”的社会舆论公认标准?社会上,父母长辈,你身边的朋友都是这么认为,因此大家就得这么做,否则就会很另类非议?
        我倒像一个乐观的“唐.吉诃德”,理想而固执。总认为人只有一生很宝贵,应该拿出一些最青春最黄金的时间,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放弃一些世俗认为成功流行的东西,包括物质和金钱。而所谓的安全感,是源于自己的能力和信心,而不是存折上有几位数字。这世上战争因素、欺诈和意外太多了,谁敢保证有什么东西能永远属于自己?有什么东西永远能提供安全感?没有!
        人生苦短,享乐趁早!我宁愿用一部分人生最黄金的时间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宁愿老来潦倒,拿几百元救济金喝廉价烧酒,给身边围着的一大堆孩子讲“一千另一夜”五哥版的历险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 天使学院 > 支教研究 >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