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时间,我看一本书,是一个在非洲塞拉利昂参加内战的12岁孩子写的。他描写他们互相扼杀无数同年龄的孩子的真实故事(为了能做到这一点,为了避免受不了的感觉,他们天天吸毒)。他在联合国的会议上是这样解释的:“我们加入部队的原因是,我们找不到可吃的,失去了自己的家,但同时盼望着安全,盼望着自己属于什么,在这个所有归属都垮下来的时代。” 为了找回归属,他们什么都愿意做,不管自己所归属的是什么。只要对方归属的是不一样的,就去杀。中国的社会没有那样的背景情况,但留守儿童心理的需求是类似的。他们将也会成为一个失去归属和引导(控制)的因素,除非我们能给他们带来更好的归属感。 过去的人在自己的家族找到归属感。他们在家里是无私的。但一个家族对外要维持自己家族的利益,对整个社会来说还是自私的。留守儿童已经失去了这种归属感,所以他们在寻找新的归属。由于留守儿童现象,人们不得不失去过去的那种观念,不得不寻找新的非家族的归属感,比如是在精神上的归属。如果我们承认和接受这样的转变,未来的社会会有更高的归属。但如果不承认和接受这种变化,我们就会很惨,会找不到归属,从而失去任何能引导我们的精神。 城市人往往不承认农村儿童的非竞争的思维存在的价值,反而期待着农村人为了与城市人一样的追求去竞争。在这个模式里找不到自己位置的留守儿童自然就被列为 “问题儿童”。所以,成为了青年的留守儿童只好建立帮派,征求自己的生活空间并寻找归属。虽然到处都在强调问题的严重性,也有很多能打动人的文字和对留守儿童现状的研究。在网上能找到的解决办法只有“加强......改善 ......加快 ......” 等等的政策,但却没有农村的老师可以直接使用的适合留守儿童的教育办法。这都是从城市人的想象和价值观来出发的,并不是从农村小孩寻找自己能归属什么的心理。 只有长久跟学生一起经历,然后替他们感受,然后,如果我们的心里没有什么阻碍精神传流的想象,我们才突然地能意识到某规律或事情。这不仅是个研究方法,也是最适合去帮助留守儿童的方法。这9年以来,我一直是这样做的。为了物质上的帮助,他们的父母已经让他们变成了留守儿童,留下了心理找不到权威和归属感的“小野 人”。只有我们大人的存在才能满足他们寻找权威的需要,包括他们对这个权威的考验。那不是一次两次,因为每一次的离开重新留下了心理的伤口。只有长久才能慢慢地来补这个伤。这9年以来,我与他们共同去创作一些只属于他们自己或自己班级的东西,与他们一起创作一个只属于他们自己班级的世界。我发现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帮他们建立新的在精神上的归属感。( 卢安克) 具体怎么去做呢?如果你想知道,可以访问: http://liushou.jiaoyu.org 如果你想参与到帮助留守儿童的行动中来,天使支教愿意为你提供机会。支教报名请访问:支教志愿者报名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