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鱼,不如授渔。直接给人鱼,不如教给人家捕鱼的本事。但是学会了捕鱼的本事就够了吗?当河里的鱼因为环境的污染都死了,没有鱼时,学会了捕鱼的方法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现在做公益只是授鱼是不行的,因为环境被污染了,穷人就算学会了钓鱼,河里也无鱼可钓。要达到效果,还需要保护环境啊。
就拿天使支教来说,我们除了给农村学校输送支教老师(授渔),配备学校需要的物资(授鱼)外,还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机会)。
比如很多大学生暑期支教,虽然我们不赞同暑期支教,但还是尽可能地基于天使支教的经验给暑期支教的团队提出支教时需注意的一些建议,也向有需要的暑期支教团队免费提供由卢安克编写的《乡村支教手册》(需要的请留言回复“支教手册”)。
又如这一年多来对湖南电视剧频道“心得乐超市”的坚持不懈的质疑和抗议。有人说别人媒体做善事犯我们做支教的什么事呢?如果真不犯支教什么事,我们也不必顶着那么多人的谩骂去质疑“心得乐”,更不会抱着在派出所过夜的决心到“心得乐”六一现场上举牌抗议了。为什么这么说?简单来说,支教老师在穷困山区培养孩子们靠自己双手自食其力的能力,而心得乐一两下的工夫就能把他们自立的心态给毁了,我们那么劳心劳力的结果,还没有人家毁的速度快。
想必很多人还是不解,因为这跟天使支教的教育理念有关。老师,不只是传递知识而已,更重要的是育人。而对于长年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而言,他们更需要的是尊严、自立和归属。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就是被离开、被抛弃所造成的感受。因此天使支教的志愿者也被要求不追求成绩,而要用心陪伴那些孩子。我们支教七年,从没有资助过一个孩子,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自立能力的培养更重要。其实那里的孩子并不那么缺物资,他们除了吃得饱、穿得暖外,每天还有零花钱买零食吃。没有营养午餐时,他们中午很多人没吃饭,不是因为家里没东西吃,而是当地的饮食习惯就是早晚两餐,不吃午餐。大冬天时你偶尔会看到一两个光着脚丫的孩子,不是他们没鞋穿,是他们不想穿。农村孩子的体质在没有温室的环境下好得城里人没办法想象。
单是授渔已无法满足这个社会的需要了,公益须提升,需要大家一起营造好的社会环境和提高每个人的公民意识。
如果工厂能按标排放废弃物,就不会有那么的癌症村了;如果企业能尽其基本的责任,按期给工人工资、不苛扣,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流浪街头;如果利益分配能更公平一些,如果有更多人愿意为了公平放弃自己一部分所得(因为不公平而多出来的部分),那么这个社会就不会有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当然,这是如果。但公益需要这样的理想主义。
推荐阅读:
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公益?
文/谭红波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在这个领域做了这么些年,居然突然间好像不知道该怎么去做了。那之前这些年都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有意义吗?
看见孩子们没有字典,我们就想办法捐字典;看见孩子们中午啃馍馍,我们就做免费午餐;看到孩子们桌椅破破烂烂,我们就搞课桌椅更换计划;看到孩子们喝生井水,我们就找几个朋友捐钱买个开水炉、给每人买个杯子……冷静地想一想,真的需要吗?孩子们的家长都干什么去呢?真的穷到连本字典也买不起?连孩子一顿午餐都负担不了?好吧,就算经济确实困难,买不起课桌椅,那找几颗钉子稍微修一修总可以吧?甚至还有人会说,如果换做我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喝凉水、坐摇摇晃晃的课桌椅,我肯定不会无动于衷……
但现实却总是跟我们的理想相反,就有那么多真真切切、让人不可思议甚至恨铁不成钢的事实在那里。很多时候,甚至感觉到,在爱心泛滥的现在,穷已经变成一种资本:因为穷,所以即使摇摇晃晃的课桌椅只需要稍微钉几颗钉子就能修好,我也不去做,而是将它们摆在那里,等你们捐钱帮我们换新的,你们不帮忙换,那就让孩子这样坐着吧,反正也没啥大影响;因为穷,所以没钱给孩子买字典、没钱给孩子买保温杯……你们条件好,在大城市里生活,有钱、有资源,帮帮我们吧。……可是,这些经得起推敲吗?
这么一思考,把自己给弄懵了:我们明明知道穷只是托辞和借口,为什么还要做?就算我们解决了这一些孩子的需求,那么另外还有无数的同样境遇的孩子,怎么办?能解决吗?下一代呢?
好吧,我们还是需要去想,面对这种情况,到底该怎么做?当然,免不了依然需要去继续找原因:为什么孩子们的家长会是这样一种心态和思想?可能我们会觉得家长们的观念和意识出现了偏差。再尖锐一点,我们会认为世风日下、世人目光短浅,体制出现了问题,政府不作为,投入不够,等等。
些都非常有道理。但最关键的还是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如何一步一步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
那前面说的那些事情,我们还要做吗?答案是肯定的,必须做!对于眼前力所能及的问题,必须积极地行动。虽然影响微不足道,但被你拾起来扔进海里面的那条小鱼在乎。
只是面对这些新的情况,我们不能还按照以前的那些方法去做。比如说,进行宣传的时候,咱就不要总是想着不求实际地追求视觉冲击力,总想着让潜在的捐款者看完之后哭得稀里哗啦的。一则现实情况可能真的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糟糕,二则以这样的导向进行宣传的公益活动会越来越多地立不住脚,被大家质疑。而且一直任由肤浅的感性发展下去,对社会诚信、对唤醒公众的社会意识,对推动整个公益行业的发展,都只能是有害无益的。
我们必须将真实的情况尽可能展现在大家面前,哪怕我们自己也疑惑,也并不知道怎么解决。且不说公益本身就背负着追求真实的责任和道义,让公众知情本身就是公益人的义务。其实,公益本来就不应该只是某个特定人群的事儿,应该是整个社会的事情。所以,我们完全没必要把这么大的压力和责任硬硬的抗在自己的肩上,正确的做法是把我们行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抛出来,大家一起参与讨论,一起出谋划策。
当然,我们依然要做行动者和探索者。当我们发现某一些行动已经明显开始不存在需求的市场之后,除了正视之外,我们可以去做一些有效的尝试。比如,我们不要装成一副万能救世主的模样,让人感觉什么都能解决。我们是否可以想一些办法让家长和老师知道,有一些事情可以自己解决:课桌椅坏了不一定就要换新的,动手稍微修一修可以接着用;没有体育设备并不是就不能上体育课,跑跑步、跳跳台阶也可以锻炼;上个世纪60年代的图书旧是旧了点,但只要好好管理,一样可以借给学生课外阅读……
说到这里,我想到为什么这6年多以来,一直对仪陇县的那个村小念念不忘:给老师买教具,给孩子们买足球、篮球等,一对一资助孩子,给孩子们六一节礼物。其实真正一直触动着我内心的是曾老师,他一直想方设法、物尽其用的用已有条件创造机会,帮助孩子们成长:没有钱买钟表,就自己用纸板做一个,手拨着指针教孩子们认;没有钱更换没有桌兜的桌子,就用篾片织一个绑起来;教室地面坑洼不平,自己带着孩子们背土填平夯实……
所以我们在做的同时,可能还需要考虑如何能够激发他们自己的创造力,我们应该让他们知道对现状视若无睹、无所作为,只是简单地坐等要是错误的。而我们自己,不能简单就认为只要行动就一定正确,盲目行动可能能带来暂时的改变,但从一个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是愚昧和短见的,对发展和进步是不利的。我们必须有反思自己、正视问题的勇气,我们不能容不得半点批评和杂音,我们要警惕自己发生退变。
更多内容及参与讨论:天使支教互动论坛——【公益入门】授之以渔就够了吗?(来源:新浪博客) 欢迎关注天使支教青少年教育公共微信平台(天使之友),了解更多青少年教育信息,并参与相关话题讨论。
关注请扫描以上二维码,也可搜索微信公共号:mc-angels 加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