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季学年的乡村支教工作已进行一个多月了,在学校,志愿者们耕种并收获着。现分享一位支教老师的所遇所感。 不知不觉已经支教一个多月了。从最初对课堂的忐忑不安,摸不清孩子的性子,到现在慢慢的走进了他们的生活,成为彼此的生活轨迹里不可分割的两个点。
我主要担任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学前班的数学老师及全年级美术老师一职。在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时间里,逐渐认识每个孩子独一无二的特性。也深刻认识到学生也是老师的老师,孩子们也在帮助我成长。以下摘自每天的教学记录片段: 2017年9月4日 两天没见孩子们,学校很是冷清,没有孩子的学校是死的,没有生气的沉寂,有了孩子们的嬉笑打闹声,教室里充满了欢乐。 2017年9月11日 今天早上看到他们写的周记,有的孩子周记写的很长,有的还画了一幅画,但是并不知道如何用一句话表述出来。所以我问他们画了什么?并具体的用手指指到画面某一处。一开始他并不愿意说,我慢慢的问,他渐渐地吐露了一些想法。画面中原来是我和他一起踩在石头上,一幅漂亮的线描流畅的抽象画,感觉到孩子花的心思。 下午第一节音乐课,我出去找材料,拿着塑料袋在桥底捡了很多大小不一的石头,在小溪边捡了枯黄的柳树叶和枯树枝。我们班的孩子在摆放作品的时候夹杂着一种玩的心态,有一个男孩不愿意融入集体和大家一起玩艺术,我便引导他做自己喜欢的东西,他立马动手开始做。 开发一门新的课程必然要考虑到某些孩子的特性。后期有些孩子玩疲了,开始动手捣乱。我并没有局限他们,在我的美术课上,我不希望他们受到约束,我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但是有些时候必须坚定立场,让孩子看到我的态度。 2017年9月13日 今天二年级的语文课我上了第四课《绿色的竹楼》。三个女孩子学习认真,学东西快,但是基础不扎实,有时候上课也会无理取闹 。 其实孩子们并不怎么喜欢这种类型的课文,他们更喜欢周围能用眼睛看到的事物,不乏平凡生活的体现。掌握一些上课方法之后,有时候也会加入自己的想法。 2017年9月25日 中午休息时间准备了下午美术课的教具。我打算教孩子们做多彩的毛毛虫,用鸡蛋托做毛毛虫的身体。孩子们普遍都做得很好,有的孩子做的毛毛虫颜色用的大胆漂亮. 但是我做错了一件事,事先我并没有和孩子们说清楚不洗笔颜色会变脏这件事,无意说了几句重话。现在想想我的做法,难道不就是在抹杀孩子的创造力吗?孩子应该多加尝试,假如因为我的话而让孩子们不敢打破老师的条框,那么我已经在破坏害得创造力了。 2017年9月26日 我一直在苦恼,希望孩子掌握基本的课文生字的同时,也能储备基础的生字量开展阅读角,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不过在这里好像有一点难度,我只能在每周的语练课上为他们朗读一本书与孩子们熟悉起来,可是我们之间似乎还隔着一些距离。这几天我的态度比较严肃,孩子们有点怕我。使我意识到我自己出现了问题,我需要调整自身的情绪状态,耐心一点,他们毕竟还是孩子。 2017年9月29日 早上开完门之后,我坐在办公室里看书,突然耳朵听到不一样的朗读声。“胖冬瓜,满身霜。”我说:“李老师,你听。”当时心里真的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下楼来到教室,孩子们都在认真的读书,这是我来到这里这么久第一次觉得自己的存在有价值。我像往日一样平静的站在讲台上看着他们。 2017年10月11日 下午一年的美术课,孩子们玩得很嗨。一年级的孩子创意满满,创造力还没有被禁锢定形。我突然发现让他们玩得开兴就好,何必在意那么多细节,不怕玩坏,就怕不动手玩。孩子内心的灵性能量真的出乎我的意料,老师不能随便给孩子下定义,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孩子的下一步,只有静心的观察,真实的纪录孩子的现状。
2017年10月13日 孩子们好像接受了我作为语文老师的存在,承认老师在讲台上的威严,也聆听老师的声音,我们彼此成为对方生活里的一部分。孩子的某些行为的确会触怒到我,我尽量不发脾气,他们不是学习的机器,也不是无生命的木偶。偶尔脱离轨道也是无可奈何,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生命轨迹,而我只是路上的一处风景。 ……★……★……★……★……★…… 事实证明,一个教师能否成为孩子的老师,他的教学能否成为优秀的教学,根源不在于掌握了多少教学方法,能熟练运用多少教学策略,而在于心灵,在于教学与其心灵是否和谐统一。理想的课堂应该融入教师真实的自我并由此使学生也融入真实的自我。表面看起来教学有时感觉是从一节课到下一节课的经验的线性流程,但实际上充满了生命的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