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邝红军老师的课堂讲话录音整理而成,内容仅为片段截取,非完整篇幅。
邝红军,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讲师,教育学系副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教育政治学。 其实师范大学现在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正式能够体现我们将来做老师的素质、能力、理念的这些课程资源占比是非常小的。当然不是说老师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一定要通过一门课程来实现,大家完全可以通过自学、经验积累、人际交流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去支教,到一个未知的世界,带着任务、有目的地工作的心去的,和纯粹的、瞎想幻想的期待是不一样的。做教育的不是要去宣传宗教,但是一定要有宗教的心,因为它是人的精神世界。一种联系没有产生产品,但是创造力的存在、出现和表现就是这样的。教育很要命的就是:孩子不是孩子,孩子没有自己的世界。 任何需要决策的地方都会用到创造力。经验层面,小孩子有好奇心、会做一些东西出来,但不是所有的东西想到就能做出来的。创造力是分领域的。所以才有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过去与现在的距离是怎么产生的?最大的距离就是产生于知识。任何一个领域都是有知识内涵的,所以为什么会有大学、图书馆。我们不能满足的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到这里就结束了。作为老师,你要发现孩子的优势领域,如果这个优势没有相应的教育、资源、环境给他刺激或者提供支持,就会被埋没了。乡村的小孩跟城市、现代文明包括职业分工是怎么匹配的、有多远的距离?所以才有大学里各种专业的分科,然后分科到现在越来越综合。做手术的医生大部分时间用于看病人,很多时候是在和病人聊天、跟家属沟通。医患关系不纯粹是技术活,尽管技术很重要,一个医生的气质怎么来的?人文素养、艺术修养。 学校对孩子创造力的培养发展威胁比较严重的就在于缺乏一个条件:安全的心理环境。孩子需要有一个安全、宽松、自在的空间。高强度的学习却又是狭隘的学习,高度紧张、持续由老师给定具体任务来操作的孩子,可以高分可以挤占大家共有的名额,但是创造力在新颖这个点上就会出问题。从知识含量的积累这方面讲是有利的,从获得一个工作平台这方面讲是有利的,但是从求新、个性方面来讲是有问题的。 你们走到乡下支教,虽然不能达到城市的学习环境下的目标,但是有一点是我所羡慕并非常期待的:那些孩子不再处于高压之下。他也许可以玩一样东西玩上一整天甚至几天。如果课程没有被严格限制,如果你在学校有很大的自主权,就完全可以发挥你的创造力。效果可能看起来怎么样?知识含量低呀、技术含量低呀,但是从培养创造力上面来讲是有利的。 孩子是社会的成员。如果整个学校体系都是这么运作:平时都是在练,对知识是没有热情的,练习也不是自己的节奏。就造成没有情感的参与,只是获得一种身份,获得一个更高的平台。农村的孩子参与到现阶段的这种学业竞争,知识、技术、条件、平台这些方面,和城里的孩子是没法抗衡的,就是属于后天不足。先天的话,和城里的孩子其实基本是一样的。 教育这个领域随着时代在变迁,怎么教、教什么是在发生变化的,是需要我们去发挥创造力的。
课堂剪影
邝红军老师与天使支教2017届志愿者的课后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