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感觉是:这堂课好假,假的好像是提前预演过似的。但是我知道,它不是,这就是QCC课堂本来的样子。——现分享大漠老师的语文课堂纪实。
寒假被老纪的“QCC课堂研修班”虐过之后,回校之后开始在语文课堂实践:先用我这个“大萝卜”去炖班里的“小萝卜”。 经过两个单元课程的磨炼,我们渐入佳境—— 三月底的一个晚上,磊哥拉着“媳妇儿”(我们2016年一起支教的小伙伴,美丽可爱的小姑娘,我戏称她为我的儿媳妇)和新招来提前报到的研修生易同学住到学校,打算明、后天全程感受我班的课堂并跟拍两天。 下晚课时,宇拿着语文书指着《古诗两首》问了我一句:“明天上这个吗?”我点头,他飞快地跑出教室回家。 晚上,我这“婆婆”和“媳妇儿”在宿舍拉家常,直到十点,教学手记扔在一边,紧张备课。 第二天,我到教室时,磊哥早已架起了摄像机,“媳妇儿”和易同学坐在教室后面。我班的孩子们毫不怕生,每每见磊哥架起摄像机就兴奋异常,一个劲儿地往镜头跟前凑,课堂上则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都希望镜头能在自己身上多停留一会儿。 “我都没告诉他们机子没开。”有一次,磊哥如是说。 今天,教室后面不仅架起了摄像机,更有两位美女姐姐在后面坐镇,“嗯,这帮小屁孩今天又要开嗨了!”深谙这帮孩子的我在心里嘀咕。 上课,开口便问今天上什么内容,孩子们先是迟疑了一下,继而齐声喊道:“五,古诗两首,清明,唐,杜牧——”接着把整首诗齐声背诵了一遍。
我有些发懵,想起去年十月在中心校交流学习时,示范课四年级《江雪》那首诗,老师一讲解完,就让孩子们背诵,孩子们居然都会背了,我当时的的感觉就是——“假”:怎么没花什么时间记忆,孩子们都会背了?现在我的课堂更甚:这还没有讲解呢,就会背了!可是天地良心,真没做过任何准备:从昨天下午开始,我连预习都因为一些杂事忘记布置了。后来我问孩子们怎么回事儿:有几个孩子说有《唐诗三百首》,看到课本上有要学,就自己背了;有两个孩子的弟弟们在学前班,学前班老师要求背,他们听会了;还有两个孩子的哥姐上五年级,他们之前用哥姐的书背了。 原来如此。 按照QCC课堂的思路,首先在屏幕上上写到: 当你看到‘清明’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发现、联想、猜测…… 然后又写下了: 请观察插图,你有什么发现、问题、…… 写完先讨论比赛形式,确定每小组为一队,我自成一队,共四队,孩子们发言两轮时我才能发言一次。 让孩子开始思考,此时,停电了。 比赛从第一组开始,提问、思考、解答、寻找依据、点评(规矩在第一单元的教学中已经训练过了)。 孩子们两轮后,到我。我抱着教案念道:“看了插图,我有一个联想,是唐朝诗人……”宇大声接道:“贺知章,咏柳,”紧接着唱,“碧玉妆成一树高……”全班一下子兴奋起来,跟着唱完整首诗。课堂似乎已不在我的掌控中。
整堂课,孩子们都积极参与,思考、举手,争先恐后,连洁(上学期从打工学校转来的零基础的孩子)也举了两次手。只有第二组,除了吟积极参与,彤和伦(伦是班里最懒的孩子,懒得让我们崩溃。)都不举手。我引导鼓励,孩子们倒计时激将,到快下课的时候,伦终于举手发言,看来,当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的时候,是对孩子有感染力的。
|